“慎言,慎言哪,鴻漸。”顧維鈞搖著頭勸道,“你現在也是公眾人物了,我們私下說說無妨,出去就別這麼說了。”

哎呀,這倒是提醒我了,一直忘了英國佬這個響亮的綽號了。趕明兒我就寫篇文章把“stir(攪和)**(翔)stick(棍子)”這個好名字給傳揚出去。

“少川兄,說的是。”袁燕倏對於此類意見一向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

“既然英國人有了警惕之心,他們又暫時沒有力量恢復到戰前之格局。那麼他們必定沿用過去的那套做法,拉著其他力量入局。那麼其他力量也只有他們的表弟美利堅最為合適了。”

袁大師總結地道:“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英美兩國在山東問題上是不謀而合的。他們也急著解決山東問題。”

好吧,袁燕倏為什麼要耗費唇舌在顧維鈞面前說這麼一大通呢?

這是因為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北洋政府和外交界人士最後迫於英美日的壓力,還是同意了和日本人進行“邊緣談判”,而不把山東問題正式列入華盛頓會議的正式議案當中。

這當然是對中國不利的,而且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爭取一下的。

如果按照原本華盛頓會議的日程安排,我們的袁大師在那個時候已經不在美國了,他也無意攙和進這件事情裡面去。

不是因為華盛頓會議歷史影響力不夠大,要知道在此之後國際秩序就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了。

而是因為山東問題不會影響他的“宏大計劃”,他目前的影響力也影響不了山東問題。

所以我們的袁大師就盡人事,聽天命了。89

第四十八章 等東風

本章副標題:畫風突變:從政治到娛樂

………………

後世的網路上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真北洋粉和假冒北洋粉呢?

一方面,各路五毛和果黑為了和果粉鬥氣和逗趣。當然關鍵還是蔣記國府的下限太低,別說和後來的紅朝比,就是比起我大清和北洋都相形見絀。

另一方面,北洋政府確實有可粉之處。比如徐樹錚收復外蒙,比如列寧口中的“中帝”,聽著就讓人很是提氣。

公允地說,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如今執政的徐世昌政府在華盛頓會議上是花了心思的,而且不是一點點心思,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北洋政府那是精英齊出,派出了多達130人的代表團,而兩年前赴巴黎和會的僅40餘人。

出席華盛頓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其成員不僅有外交部直接指派的,還有各部委派的技術專家、特派代表和各黨派代表等等,其中甚至還包括廣州政府和國民黨代表,另有一些成員是從美國當地補充的。僅技術專家的人數就超過了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

華盛頓會議代表團可謂人才濟濟,前外交總長粱如浩、前財政總長周自齊、國務院印鑄局參事王家瑞、稅務處會辦蔡廷幹、總統府中將顧問黃郛、修訂法律館副總裁羅文幹、外交部顧問嚴鶴齡等人都成為代表團的一員。北洋政府對華盛頓會議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我們的袁大師今年年底還在美利堅的話,那他這麼一位“經濟專家”必定就是代表團的一員啊。

還是那句話,他老人家覺得開大會沒啥意思,還不如去南洋娶小娘呢。

但是袁燕倏還是盡一下自己心力的,順手再次坑一把小日本。

“少川兄,小弟敢打包票,今年年底之前英美兩國必定會達成協議,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以研討巴黎和會之未盡事宜。他們還會召集各國,共商遠東太平洋之未來安排。甚至有可能在會上達成各國海軍之裁軍協定。”

袁大師面色凝重地說道:“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