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那邊怎麼說?”

“範安達先生,倫敦來電報確認了這個訊息,英日兩國皇太子真的被綁架了,而且還是中國人綁架的。”

“該死的!”

“範安達先生,那些中國人確實該死……”

“不對,我不是說中國人,我是說這次讓《世界報》快了一步!”

“哦,範安達先生,這也沒有辦法。誰讓赫伯特…普利策的女兒就在現場呢?”

“我知道,可是就是不甘心啊……”

“篤、篤、篤。”

這個時候有人敲響了會議室的大門。

“進來吧。”

來人拿著一聲報紙道:“主編,《世界報》又發號外了。”

“快拿來我看看!”

《紐約時報》主編接過來一看,這次上面有兩篇文章。

一篇是講述朱槿軍團用撒傳單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了英國警方的進攻。

另一篇是詳細記錄了我們袁大師的英勇卻失敗了的感人肺腑的義舉。

“範安達先生,我們是不是也要發號外了。如今除了《世界報》之外,其他家報紙也在發行號外了。”

“有什麼用?”

範安達用他著名的“範安達死亡射線”,就是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說話之人。

他揮了揮手中的報紙,冷冷地道:“我們以發行號外的方式來告訴我們的讀者,《世界報》主編的女兒就在現場,她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訊息嗎?然後明天他們都該去買《世界報》了!”

“這個……”

在場的編輯們面面相覷,都說不出話來了。

就像這位主編說的一樣,現在出號外就像是給《世界報》打廣告一樣。

而《紐約時報》的傳奇主編此刻心中很是煩躁,因為他隱隱地覺得自己和《紐約時報》好像錯過了什麼。

錯過了什麼呢?

如果我們的袁大師在這裡的話,那麼他這位穿越者就能告訴卡爾…範安達,錯過的是什麼。

如今英國的三大報紙是《泰晤士報》,《每日郵報》和《衛報》。

未來美國的四大報紙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和《華爾街日報》。

注意到英國和美國的大報紙有什麼區別了嗎?

bingo!

英國的報紙是沒有地名字首的。泰晤士河雖說是個地名,不過它不僅僅只流經倫敦。

而美國報紙的名字都帶著地名字首,這意味著它們之前全都是地方性的報紙。

簡單地說,這個區別是三大條件決定的。

第一,從國土面積來說,不列顛島的面積根本不能和美利堅相提並論。前者才區區20多萬平方公里。而美國單單一個弗吉尼亞州就要11多萬平方公里。

很顯然,面積小的國家不需要太多的地方性報紙。

第二,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英國早在十六世紀就擁有了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到了十九世紀末期,英國鐵路網基本已經貫通了整個國家。

也很顯然,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郵政體系利於全國性報紙的發行。

第三,英國人要比美國人更加關心國家大事。因為英國早就成為了民族國家,而美國此時還處於民族國家的形成期,美利堅民族並未真正成型。

即使一百年後,洋基佬也不是很關心國際新聞和國家大事,尤其是那些農民眼中基本上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那個一千三百畝地。

但是,美利堅民族終究是要成型的,美利堅的人民終究是需要一些全國性報紙的。

身處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各家報紙有得天獨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