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替人排憂解難了。”
臉上笑眯眯的袁燕倏心中發狠道,你徐志摩要當“中國離婚第一人”是吧,那老子當然就要成全你咯。
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來了 上
本章副標題:防火防盜防大師
…………………………………
1921年6月20日,星期一早晨。
“《衛報》:《來自紐約的中國奇人在南安普頓港登陸》……哈……”
《衛報(the guardian)》1821年創刊,政治傾向較激進,立場偏左。
可惜老子不是拿破崙,不然最後就是“陛下將於今日抵達自己的忠誠倫敦”了啊。
“《每日電訊報》:《一向汙衊大英帝國的不入流的華人作家和碼頭無辜群眾發生衝突》……哈哈……”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1855年創刊,可稱之為英國保守黨之喉舌。
看起來保守黨對自己意見很大嗎,那麼老子在搞出那條大新聞之前要低調一點。
“《泰晤士報》:《不可名狀的東方巫師和不明原因的碼頭奇案》……哈哈哈……”
《泰晤士報(the times)》1785年創刊,這家報紙乃是“誰在中央支援誰”,基本上和英國執政政府的步調保持一致。
果然是英國第一大報紙,連“不可名狀”這個詞都學會了啊。
而我們袁大師一邊在餐廳裡面吃著早餐,一邊看的這三份報紙便是大英帝國的三大報。
除此之外,英國的全國性“高階”報紙,還有《金融時報》、《觀察家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星期日電訊報》。
稍稍解釋一下,英國各家日報星期天都休息。為了填補這個空檔就有了《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泰晤士報》沒關係)和《星期日電訊報》(《每日電訊報》的姊妹報)這兩份專門在週日發行的週刊。
再稍稍擴充套件一下,英國目前最著名的三家雜誌是《經濟學人》、《旁觀者》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經濟學人》可是最為著名的自由主義經濟類雜誌,每一期的封面都印著,參與一場推動前進的智慧與阻礙我們進步的膽怯無知之間的較量。
《旁觀者》乃是英國曆史最悠久的政治類週刊。
最後一本則是英國影響力最大的文學週刊,袁燕倏還真的向這份雜誌投過稿,而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人家拒絕了。
“早啊,尼奧。”
“早啊,阿爾伯特。哦,還有愛因斯坦夫人和魏茨曼先生。”
袁燕倏扔下報紙,站起身來向打扮齊整的三人問道:“你們這是要走了嗎?”
愛因斯坦點頭回道:“是啊,尼奧。我們來向你告辭了。”
他一指自己的同伴道:“哈伊姆要回曼徹斯特……”
以色列第一任大統領哈伊姆…魏茨曼先生現在還在曼徹斯特大學裡面當化學系教授。
袁大師原本真的不知道有一家曼徹斯特大學來著,他只知道曼徹斯特聯隊。
“而我和愛爾莎訂了今天的船票回歐洲。”
“你們這麼快就要走,這實在太遺憾了!”“愚者大人”走過去和“審判者閣下”擁抱了一下道,“不過,我想明年我們就會在中國見面了。”
愛因斯坦也肯定地點頭道:“尼奧,謝謝你的邀請,我明年一定會去中國的。”
在原本那條歷史線上,愛因斯坦明年年底確實會去亞洲,不過他當時是接受了日本改造社的邀請。那麼在這條歷史線上就變成他主要是到中國講學了。
袁燕倏真的、真的、真的是想借著他訪華的機會讓更多的賽里斯年輕人對理科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