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包括張力升、孫亞琳等兩人在內,所有銀行代表都避開譚啟平的眼睛,私下裡作無聲的交流。
顧同在協調會上也是聲嘶力歇,陳述市鋼廠的經營狀況有所好轉,明年將持續好轉,還貸能力會繼續增加。
任憑顧同把話說得跟花兒一樣,臺下人照例巋然不動。
有人給糾纏急了,說話也衝,建行的分行長林如春就直接說:“市鋼廠要是把拖欠我們行的八千萬都還上,這次授信額度缺口,我們行全包了……”
一人開口,其他人都跟著附和,要跟市鋼廠算陳年舊帳。
顧同當即臉漲得跟豬肝一樣;沈淮則很無聊的在桌下撥著手指甲,問孫亞琳身邊有沒有帶指甲鉗;還拿出兩盒煙擺桌上,讓會議室裡煙鬼們隨意抽。
市鋼廠早期的建設,都要靠自身積累,發展緩慢。
到熊文斌時期,依靠當時市委市政府的支援,幾乎把東華市當時一半的貸款都借用到市鋼廠,為市鋼廠新添了兩條生產線,也創造了市鋼廠當時的輝煌。
到熊文斌給調離時,市鋼廠當時的貸款差不多都清欠乾淨,整個市鋼廠當時的淨資產就達到四個億。
到顧同時期,市鋼廠為生產運營、新建專案、多種經營,又陸續向金融機構大筆借貸。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加上這些年來累積產生的利息,市鋼廠的債務規模就迅速膨脹到五個億。
如今市鋼廠的明面總資產是八個億,負債五個億,從財務結構來說,算不上多壞。
關鍵是市鋼廠眼前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也僅僅是能維持日常運營,工人的工資也只需要拖後兩三個月支付,但按時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還存在困難,更不用說有幾筆到期的款子,還需要新借貸款去還。
這種情況,誰願意再給市鋼廠增加總數高達一億兩千的新增貸款?態度都差不多跟林如春一樣:舊債還完、新借不難。
協調會開了兩個小時,除了城市信用聯社答應再擠兩百萬給市鋼廠,其他人一概都不表態,給逼急了就要市鋼廠先還舊債,鬧得譚啟平後悔過來參與這個協調會。
市委書記的權力,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用的。
會議室裡煙霧繚繞,譚啟平不抽菸的人,給燻得咳嗽不止,也知道協調會再拖下去沒有辦法,就示意梁小林結束會議,讓大家都回去,單獨把沈淮、張力升等人留在會議室裡談話。
“市鋼廠積累下來的問題是比較多,東華也應省裡的要求,市鋼廠已經開始在做股權改制的工作,準備成立市鋼集團股份公司。我想市鋼廠的問題,也可以透過改制,像梅鋼那樣得到解決,煥發生機,”譚啟平合上自己的筆記本,眼睛盯著張力升,想要先重點從業信銀行開啟突破口,說道,“合資公司將新成立,梅鋼與富士制鐵都要派管理人,新公司、新起點,技術以及管理,都以富士制鐵這樣的一流鋼企為標淮,前景應該比市鋼廠還要樂觀。市鋼廠這次的新增貸款,也都將拿合資公司的股權進行抵押,你們銀行為什麼還這麼大的顧慮?”
人跟人是不同的,市鋼廠還用原來的班子,不能從根本上形成“行的人上去、不行的人下來”的新企業制度,無論顧同的頭銜是廠長,還是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都只是換湯不換藥,有什麼資格跟梅鋼比?
張力升不好當面把這個點破,只是說道:
“業信銀行到東華後,還沒有跟市鋼廠有過業務上的合作,照總行的規定,大規模的信貸合作,需要對企業進行事先的財務審計。要是市鋼廠願意,我們可以馬上就開始這項工作。還有一個,就是業信銀行在東華還很弱小,業務規模開展規模不大。雖然省行一開始給我們注入一些資本金,但真正能放多少貸款出去,跟吸收多少存款有直接的關係。現在梅鋼的現金基本都從我們行走,把我們行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