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嶺南,其聲威正盛,不少人皆稱他為我大宋第一名將,陛下若不用他做徵南統帥,還能用誰?”樊若水卻表示了懷疑。

石韋詭秘一笑,故弄玄虛道:“我料定必不是潘大人,至於是誰會是徵南統帥,很快自會見分曉。”

樊若水卻是不信,便笑道:“遠志兄說得這般玄乎,我可不能信服,咱們不妨打上一賭,若是你輸了,可得好好請我請一回酒。”

“好啊,賭就賭。不過這酒嘛,用不著等到往後,今日我就作東,請你這個歷陽新任縣令好好喝一杯。”

他二人當說談笑風生,這一場重逢,令他們愈加的開懷。

然而,當石韋在為這重逢而高興之時,他的心中,卻在暗暗的盤算著另一個計劃。

……

第六十三章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更新時間:201282918:42:21本章字數:5790

那天與樊若水會面之後,石韋便暗中給汴京的二皇子德昭送了一封密信。**

石韋在信中向趙德昭建議,讓他向天子主動請纓,請求擔任征伐南唐的統帥。

當年的隋朝平南陳之時,隋文帝楊堅便以其子楊廣為三軍總管,總督五十餘萬大軍。

其實楊廣本人只是名義上的統帥,整個滅陳的戰爭過程,都是按著隋文帝事先的佈署進行,楊廣只不過起了一個監督各軍的作用而已。

但是,正是這個可有可無的位置,卻使得楊廣獲得了空前的功勳與聲望,為其在以後的太子爭奪戰中,建立了強有力的資本。

石韋相信,如果趙德昭也能當一次平南唐名義上的統帥,那麼,此戰結束後,天子便有足夠的理由來立他為太子。

這就是石韋的計劃。

書信送抵汴京,月餘之後,石韋便收到了二皇子的回覆。

趙德昭被他這一封信成功的說服,再加上其他幕僚的勸說,便決定開展一系列的公關活動,以期望能獲得這次寶貴的機會。

石韋知道離開戰尚有一段時間,此時的天子,只怕還未決定心目中的統帥人選。

而且此事必然會有趙光義從中作梗,急也是急不來的,他只能在這和州耐心的等候京城的訊息。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已是冬去初春。

越來越多的御醫,連同一車車南方多用的藥材,陸續的從汴京運抵歷陽,石韋這醫團的規模已漸漸成形。

而樊若水接任歷陽縣令之後,也在緊鑼密鼓的為將來的架橋工程作著各項準備。

入春之後,南唐方面,李煜依舊以稱病為由,拒不入汴京朝見,而是派了使團,又獻上了大批的貢物。

儘管南唐的進獻數倍於前,但李煜的拒不入朝,卻意味著他無視了大宋帝國皇帝陛下的最後通碟。

出人意料的是,宋廷並未對李煜的拒不入朝有任何不滿的表示,南唐的使臣,除了沒能受到天子的召見之外,其餘一切如常。

從表面來看,大宋天子的那道最後通碟,似乎只一如先前的恐嚇一般,並未打算因為李煜的違命而動武。

大宋與南唐國內,許多不知內情的臣民都以為,兩國之間的戰爭陰雲再一次消散。

只有石韋這樣的知情人,方才知道天子的隱而不發,只是一種麻痺李煜的計策而已。

就像那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方卻隱藏著洶湧難測的暗湧。

石韋已經嗅到了戰爭的味道。

只是,就在石韋期待著宋軍南下之時,一道忽然而來的聖旨,卻讓石韋感到了幾分意外。

那一道旨意,乃是委任石韋為大宋使臣,令他前往南唐撫慰李煜。

最初的驚訝之後,石韋揣測聖意,當是趙匡胤知他曾為南唐舊臣,熟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