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劉晨聽到之後不禁搖了搖頭,這位教授確實大才,就是這些典籍不知花了多少工夫,看來也是一個對華夏非常感興趣的美國人,研究如此深刻當真少見,剛才他念儵時,很清晰的tiao二聲,這個字,恐怕除了中文系的老教授,華夏人都念不準。
很多人知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尤其是很多辯論或者打屁抬槓都很喜歡用這句話,卻少有人知道還有下面的犀利的思辨,子非我,又怎知我不知魚之樂呢。
扎克激動地抓著劉晨叫道:“啥意思,啥意思?繞口令嗎?”
你看那些魚很快樂。
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
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
我不知道你,就像你不知道魚一樣。
你最開始的問題,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
劉晨給他大致解說了一下,心說,這不就是古人最喜歡的扯皮抬槓嗎?販夫走卒都能說出幾句名言來。
扎克聽了卻很激動,一拍劉晨的大腿,叫道:“發人深省,太有哲理了,這就是程式設計最高深的思想啊,對我啟發很大,看來我以為要多讀一讀華夏典籍。”
劉晨暗一想,這裡面的邏輯還真跟程式設計的呼叫相似,尤其是系統程式,不禁也是一呆,細細地想了一下。
孟菲斯作為商學院的教授,竟然客串起了華夏古文老師,就在他剛剛說完這兩段話之後,突然一個學生就站了起來,大聲說道:“教授是來給我們介紹這些無聊而無用的華夏古文化嗎?”
在哈佛,挑戰權威的場面比比皆是,任何人敢於在桑德斯劇場開講座就要做好隨意被打斷髮問的準備,學生們絕不會顧及教授的面子,所以沒那個金剛鑽,一般人還真不敢來開講座,否則只能自己丟臉。
大名鼎鼎的阿西莫格魯當初在此講《國家為什麼失敗》,僅一個小時的講座就被打斷四次,當時到場的一位學者還與他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
如此讓人敬重的權威,一堂課下來也全身是汗,不知是因為天熱,還是因為這種氣氛的烘烤。
而這種場面通常在經濟學講座上演更激烈,在哈佛關心經濟的學生實在太多。
雖然是第一次來聽講座,劉晨對此還是瞭解,只是沒想到孟菲斯才開場沒多久就被打斷,不過他顯然有備而來,並未出現絲毫的慌張,輕鬆應對道:“華夏與眾不同,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中獨一無二,不能夠拿任何的理論生搬硬套地研究,若是要探究根本,很有必要追本溯源,而我所說的兩段小故事正是幫助大家理解。”
剛才提問者是一個白人男生,金色的捲髮,看著有些孱弱,不過臉上的表情很是倨傲,握著拳頭,揮舞著手臂,擲地有聲道:“華夏的哲學思想絕大部分都產生於春秋戰國,成語寓言典籍大多成型於漢末三國割據時代,此後兩千年再無長進,還發生過多次焚書坑儒之事,演變到最後,都抱著一堆奇怪的套路讀書而尋求做官,直到八十年前,華夏大亂,才又出現了一些無病呻吟的哲學思想,我真看不出教授說這些沒營養的小故事有何意義?我也看不出教授去分析華夏企業案例有何意義?不外乎是採用強權壟斷而已,花費了寶貴的時間到這裡來可不是為了聽這些,否則看看聖經祈禱一番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