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認為此前沒有墳丘,“不封不樹”、“墓而不墳、與地齊平”不夠壯觀。

考古發現表明自戰國中期起,趙、秦、楚、燕、齊、韓等國的君主死後都營建高大的墳丘,並尊稱為“陵”,意為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徵著王權的尊嚴和地位的崇高。自此,我們現代所見的丘狀墳墓式樣基本上確定下來。

這時代的墓葬外觀莊嚴,內容豐富,隨葬品以各種青銅器為主,類別包括酒器、樂器、飲食器、兵器、車馬器、工具等,還有各種精美的漆器……王侯的地下生活用品配備成套、種類齊全。

其中鼎和簋最為重要,其隨葬的數量、組合是當時貴族身份的標誌:天子吃飯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之中,職位高的三鼎二簋,等而下之的只有孤鼎一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自覺功高於三皇五帝,自封號“始皇帝”,其陵墓也蔚為壯觀,為中國最大帝王陵園。墳堆原高約115米,現殘存高度仍達76米,隨葬品已經發掘的有秦兵馬俑、銅車馬、珍禽異獸坑等。主墓室大如足球場,儲存完好,尚未發掘,其中陪葬品估計極為豐盛,他日若能發掘,必然是人類考古史上的最輝煌一頁。

獨立陵園制從春秋時期的雍城秦公墓地開始萌芽,經歷戰國時期的秦東陵、中山王陵等進一步發展,而至秦始皇陵終得以確立。秦始皇以後,各代帝王均獨立起陵園,陪葬品也不斷完善中。

到西漢時期,墓室的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了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宮殿和院落。墓室中出現了壁畫、畫像磚、石雕,陪葬品有珍寶、冥器、陶俑、陶豬、車馬、綵衣、帛畫、糧食、瓜果等,身前身後的用品無所不有,真正做到“事死如生”。

三國、兩晉、南北朝戰亂中,一度陵墓不興,或者陵墓規格比較小。而唐朝統一以後,國力強盛,統治者又開始大興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對外宣揚“薄葬”以“殲盜息心”,其實他的昭陵“因山為陵”,方圓數十公里,十分豪華,陪葬品也自然豐碩,據傳舉世聞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手書《蘭亭序》真跡就在其中。唐代詩人杜甫曾經作詩描述了昭陵玄宮輝煌壯麗的景象。

五代十國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混亂時期,社會動盪,國立衰微,陵園規格都很小。北宋的陵寢在皇帝死後才開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須在七個月內完成。

由於這個原因,北宋的陵園規模不如唐代。南宋九個皇帝中的六個都葬在紹興。由於南宋是偏安,面子上還有光復國土的需要,皇帝下葬只是“暫時埋葬”,以後還要遷回故都,所以陵園規格都極小,既沒有高大的墳頭,也沒有神道兩側製做精美的石雕,已經淪落到甚至不如前朝王侯大墓的規格。

元朝雖然強盛,但是他們是在部落爭鬥中發展出來,留有部落生活的舊習。他們的帝王都秘密埋葬,防範仇家報復性挖掘。據史料記載,蒙古貴族死後不起墳,埋葬之後“以馬揉之使平”,然後在這片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淋血在地上。

來年如果皇室要祭祀時,就拉著那隻可憐的母駱駝引路,但見母駱駝悲嗚之處,就算是墓地了。由於墓地上無任何標誌,也就從此無法辨認靈柩真正所在地點了。

據劉宇浩瞭解,目前的成吉思汗陵僅僅是衣冠冢,具體埋葬點,由於當時沿途目擊者、護靈隊均被滅口,無可考史料記載。

明朝清朝時期皇權進一步擴大,皇帝陵園精美,明十三陵、清東西陵,格局就是一個小皇宮,裝修華美,是人類文化珍寶。

特別是明朝工於土木工程,明十三陵中,建成於永樂十一年、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稜恩殿,全殿由60根直徑1。17米、高14。30米的金絲楠木巨柱支承,其木材之大,為存世木結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