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會的穿戴裝扮,難成名角兒的“一萼紅”和紅透商州一面天的嬌蕊相比,只能是唱戲混飯吃的叫花子,窮酸,可憐。

()好看的txt電子書

其實古今梨園戲坊裡都是以戲裝行頭的豐富程度,戲臺子上什物與砌末的講究程度,甚至角兒扮戲時金銀珠翠的頭面的簡約與繁複,來衡量戲班子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的。實力雄厚、財大氣粗的戲班子總是生旦淨末丑各色人等蟒靠帔褶,應有盡有;光是戲鞋就有厚底靴、朝方靴、虎頭靴、快靴、猴薄底靴、登雲履和灑鞋、彩鞋、抹子旗鞋等十好幾種,更別說那些描金繡銀用以裝飾臺上大小砌末的桌圍披椅、繡簾臺帳。幕布拉開,鑼鼓傢伙齊聲響起,臺子上官院、衙署、繡樓、書房自是分明,自見分曉,戲衣頭面切末完全遵從嚴格的穿戴規制。而窮戲班卻是唱窮戲窮開心的,一件素白的裙子,老旦穿罷小旦穿,裙腰繫在外面做“打腰包”時就是病人、行路人或者犯人的裝扮;裙腰雙摺雙回就成了窄窄短短的水裙,與茶衣、短挑搭配著穿,就是漁人、樵夫、店小二的標準扮相了;裙腰繫在花旦的繡花襖下面,或加緞制繡花坎肩,或加飯單,或系繡花汗巾、四喜帶,就是丫鬟使女的時式打扮;演《李慧娘》中的《救裴生》時,裙腰又是系在了素白短襖的下面,陪襯了頭頂上白綾的大額子,兩手捏著裙角,玉帶生風一般踢踏著一溜碎步轉場子,就是星雲慘淡天地蒼茫夜行匆匆的冤婦怨女。

想那“一萼紅”就是穿著那樣的夜行裝扮淒厲地喊著“冤——枉——”,喊著“怒氣騰騰三千丈——”像一股旋風一掃而上,他就是在這個時候遇見了人比戲痴人為戲迷的張燈的父親。

想那張滿貫,或許是被“陰魂不散心惆悵,口口聲聲念裴郎”的冤婦的悲痛所打動,或許是為“一縷香魂無依傍,星雲慘淡風淒涼”的悽切所感染,或者他只是為那個野戲班子的男小旦的絕色美貌所吸引,總之,他是一見面就被勾去心魂。

那是在龍駒寨船幫會館的花戲樓上,臺上的李慧娘被明鏡判官放生還陽,並賜予法力無邊的陰陽寶扇,救裴生,報血恨,卻與仇人廖寅狹路相逢。慧娘口吹鬼火,以陰陽寶扇狂煽廖寅,燒斷惡人鋼刀,救得裴生騰空而去。在臺下,張滿貫正陪了漢口來的穿商吃酒賞戲,只覺得臺子上的烈娘子秀色可餐,美侖美奐,心裡便癢癢地發起繚亂。使喚來小廝兒拿了二十兩銀子,後臺裡侍奉。

那舞臺上的美人兒是第一次出演龍駒寨船幫會館的大場面,也是第一次被人賞銀,誠惶誠恐之時便“瓷”在後臺一角,慌亂了手腳,也慌亂了心事。

龍駒寨船幫會館的花戲樓是嚴格按照宋元時期勾欄的規格和明清廟臺的特色綜合而成。前臺屋頂雙簷捲棚歇山,後簷為重簷翹翼歇山,戲臺築在園池之中,呈亭子式,三面敞開,高出地面之上,進深三分之一處設有輔柱,用來懸掛帳幕臺幔。臺口圍一低矮柵欄,輔柱後砌有山牆,與後牆相連,構成後臺。輔柱前無山牆,三面敞開,以供觀眾圍觀。戲臺前部為表演區,後臺則為藝人化妝休憩之用,叫做“戲房”。前後臺之間以板壁、屏風和帳簾隔開,由戲房通向前臺的上下場門是被稱做“鬼門道”的,鬼著,意思是說角兒扮演的都是以往昔人,“鬼門道”是出戏和入戲的門檻兒。坐唱戲房,神思恍惚,常常是魂裡夢裡戲裡戲外攪和在一起。

“一萼紅”這一刻就是被“瓷”在“鬼門道”裡了。

絃索已盡,鑼鼓冷寂,手捧著二十兩賞銀的戲子分不清是出戏還是入戲。

凝神俏立,忘卻了卸去戲裝,一抬眼就看見了那個出手大方的男人。

手被拿捏過了,放在掌心柔情繾綣地把握著,貓眼石的大珠戒從張滿貫粗大的手指上取下來,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