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好說歹說的才說服孫思邈,讓這頭牛再試試。

一條細牛皮索穿過牛的鼻環,被輔兵握在手裡,在牛屁股上輕輕一拍,牛就開始往前走,輔兵用手裡的皮索控制牛頭的方向,在營地裡安安穩穩的轉了一大圈,這頭牛非常的順從,聽話,讓它走就走,讓它停,就停。只是大大的眼睛裡流著眼淚,鼻孔上也有鮮血留下來。

看著有效果,孫思邈長嘆一聲,步履艱難的回自己的帳篷去了,說到底他也清楚,牛就是給人服務的,越順從,自然越好。從效果看,他已是無力阻止,只能黯然傷神。

“雲侯,不如我們一起聯名上書,就以穿牛鼻這件事做由頭你看如何?”唐儉的正氣凌然消失不見,變成了憂國憂民的高尚人士:“只是小小的改動,就能讓犍牛如此溫順,實在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用這個辦法,草原上的肉牛就有可能轉化成耕牛,雲侯的才智,老夫望塵莫及。”

“如此盛事,怎能少了我許敬宗,不如就由我來執筆,為這件事做個見證如何?”許敬宗眼睛發亮,他也想摻乎一腳。

(未完待續)

第五十二節 少數派報告

“一同上奏摺這是小事,在下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只是有一件事,想向鴻臚寺的高人請教,如今朝堂上堪稱眾正盈朝,朝堂上無不是道德高深,學問似海的高人,對於提攜後進一向不餘遺力,為何小子卻從未有被諸位長輩愛護的經歷?談起私誼,大家興高采烈,各個盡興,只要小子提起公務,朝中諸位無不對我高掛免站牌,顧左右而言他,是為何故?”

今天唐儉有事相求,雲燁就用一起上本表功來吊著唐儉,逼著他給自己解釋,為什麼自己在朝堂辦每一件事情都要再三的研究之後,才會有一個模稜兩可的答覆,往往要找到李二,給他解釋清楚了,這件事才能繼續幹下去。到底為了什麼,雲燁自付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的利益,基本上都是雙贏的好事,為什麼辦起來會如此的艱難。

“雲侯不知道?”唐儉反而問雲燁。

“不知,小子雖然年幼,但是牽涉到書院之事,一定會本本分分的做好,不會給人把柄可抓。”

雲燁的話才說完,唐儉,許敬宗兩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這一回倒是把雲燁笑的莫名其妙。

笑了好久,他們才止住,唐儉對許敬宗說:“延族,你好好對這位驚採絕豔的糊塗侯爺講一下其中的門道,老夫再笑一會,能讓長安三害之首的雲燁雲不器撓頭,實在是值得老夫暢飲一頓。”

許敬宗拭去了眼淚,對雲燁說:“雲侯,你倒黴就倒黴在把每一件事情想的太周到,讓上官找不出一點岔子,上官之所以是上官,那就一定比你高明,你的本子讓他們覺得你才是上官,為了把這種怪心思去掉,只好從你的字裡行間找錯誤,哪怕找出來一個錯別字也算,可惜,你就沒給他們這個機會,你把本子交給上官,就是希望上官可以給你修正,補充,最後得到答覆,你的本子就沒有讓他們斧正的地方,這說明有一方是傻子,為了自己不當傻子,他們只好委屈您來當這個傻子了。

我在工部的時候,就常常被找去看你寫的本子,心裡話,你的每一個要求都屬於有理有據,每一個主意都出人預料卻又堪稱絕妙,我每一次觀摩,都有新的收穫,常常拍案叫絕,恨不得親自到書院求教,這樣的本子,我記得共有三個,第一個是《新建恪物院請準書》第二個是《請撥工費銀錢書》,第三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書院概論》。

我見過的本章不下千本,就您的本章給我的印象最深,第一本您從四個方面闡述建立書院的必要性,無論是軍,工,農商,每一條都論據翔實的讓人無法辯駁,覺得自己只需要在本章上簽字畫押即可,根本不用再去動什麼心思,這件事你一定會運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