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揚州千絲,是全國聞名,可是做千絲的豆腐乾,講究用徽幹。顧名

思義,徽乾的製法,是從安徽傳過來的。千層油糕、翡翠燒賣,就是光

緒末年,有個叫高乃超的福州人,來到揚州教場開了一個可可居,以賣

千層油糕、翡翠燒賣聞名遠近,後來茶館酒肆紛紛仿效,久而久之,反

倒成為揚州點心了。

談到蜂糖糕,來源甚古,倒確乎是揚州點心。傳說蜂糖糕原名“蜜

糕”,唐昭宗時,吳王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他對蜜糕有特嗜,後封吳

王,待人寬厚儼雅,深得民心。淮南江東民眾,感恩戴德,為了避他名

諱,因為糕發如蜂窩,所以改叫蜂糖糕。後來有人寫成豐糖糕,那就講

不通了。蜂糖糕不像廣東馬拉糕鬆軟到入口無物的感覺,更不像奶油

蛋糕腴而厚膩的滯喉。蜂糖糕分葷素兩種,葷者加入杏仁大小豬油

丁,鵝黃凝脂,清美湛香,比起千層糕來,甘旨柔涓,又自不同。

民國二十一年,筆者到揚州參加淮南食鹽岸商同業會會議,會後

中南銀行行長鬍筆江兄,叫人到轅門橋的麒麟閣買幾塊蜂糖糕,準備

帶回上海送人,我也打算買幾塊帶回北平,讓親友們嚐嚐揚州名點蜂

糖糕是什麼滋味。謙益永鹽號經理許少浦說:“蜂糖糕以左衛街五雲

齋做的最好,後來東夥鬧意見收歇,麒麟閣的蜂糖糕才獨步當時,他們

的師傅都是鹽號裡帥廚子的徒弟教出來的,帥廚現在雖然上了年紀回

家養老,可您要是讓他做幾塊蜂糖糕,老東家的事,他一定樂於效力一

獻身手的(帥廚子是先祖當年服官蘇北所用廚師)。”

果然在我會後回北平的時候,帥廚真做了幾大塊蜂糖糕送來,我

因攜帶不便,送了兩塊給陳含光姻丈嚐嚐。含老精於飲饌,他說當年

轅門橋的“柱升”,多子街的“大同”所做蜂糖糕,都比麒膦閣高明,可惜

貨高價昂,兩家相繼收歇,前若干年就聽說帥師傅的蜂糖糕獨步揚州,

可惜未能一嘗,引為憾事,想不到若干年後,竟然能夠吃到。元惰遺緒

夙願得償,果然風味復絕,與時下市上賣的蜂糖糕味道不同,高興之

下,立刻寫了一幅篆聯相贈。若不是蜂糖糕之功,想得此老墨寶,三五

個月也不一定能到手呢!

抗戰之前,有一年秋天,我在揚州富春花局吃茶。花局主人陳步

雲對於茶葉調配頗有研究,富春的茶就是他用幾種茶葉配合,能泡到

四遍不變色沖淡。我正在向他請益,忽然來了一雙時髦茶客,是李英

陪著顧蘭君趁到焦山拍電影出外景之便,慕名過江到富春吃揚州點

心。李英跟陳步雲也是熟識,顧蘭君一坐下就要吃蜂糖糕,可是蜂糖

糕揚州的茶食店才有售,茶館店賣點心,從來不賣蜂糖糕的。陳步雲

知道帥廚子的蜂糖糕最拿手,也只有我才煩得動他,於是陳、李二人一

陣耳語,少不得由帥廚子多做了兩塊,給他們帶回上海去解饞。這話

一提來,已經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來到臺灣,雖有幾家蘇北親友

會做蜂糖糕,可是入嘴之後,總覺得甜潤不足,是否大家講求健康、糖

油減量所致,就不得而知了。

抗戰時期,徵人遠戍,有一天心血來潮,忽然想起北平東四牌樓點

心鋪賣的玉面蜂糕,它鬆軟柔滑,核桃剝皮未淨,甘中帶澀的滋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