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戰爭計劃中的一件,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大沽口,晚清政府一邊向遠東集團求助,一邊準備利用義和團進行抵抗。

不過隨著遠東的參與之後,將這次抵抗侵略戰爭推向了高潮,北方沙俄帝國不斷加速向東北地區增兵,主要是為防禦遠東陸軍集團,進一步向東北、外東北地區推進,而三大協約國中,法國也十分配合沙俄盟友,調集派遣法國最強大的艦隊,公海艦隊前往南海,企圖在海上消滅遠東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力量。

而協約國中的英國,卻因為長久以來坐收漁人之利的思想,想繼續採取觀望,當時李寧宇做出的戰略部署如下,臺灣、琉球地區,所有的野戰軍序列,全部投入南亞的戰場,但是最終只有不到20萬人,可是在南亞地區,那裡是法國長期控制的殖民地,所以很快就組建了超過80萬人的混編殖民軍。

雙方在陸軍人數上出現了巨大的差距,這也讓法國人徹底的放下心來,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完全就是四個法國殖民軍打一個遠東士兵,這樣還有不勝利的道理,其次就是法國公海艦隊即將抵達南海地區。

當時的法國,在南亞地區確實有資本,不過正是因為法國的自大、驕傲,讓英國人和美國人,由中立轉變成倒向遠東,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在渤海大戰之後,遠東集團立即在東北地區開始了與沙俄帝國的全面作戰。

當遠東東北野戰集團軍跨過鴨綠江之後,由彭德率領的第二軍團,開始向北一路推進,其中沙俄陸軍駐守的南滿部隊三個師約2萬人、關東守備部隊先後被消滅,而部署在遼東半島和旅順地區的約3萬人,被李寧宇指揮的遠東野戰軍在推進的過程中,步步蠶食,最後沙俄陸軍在遼寧地區的主力只剩5萬人左右,主要集結於遼寧以北靠近長春地區。

此外,沙俄陸軍主要的兵力還在烏蘇裡和海參崴兩地,大約有33萬人已經集結待命,從沙俄國內腹地調來的增援部隊,也正在陸續從西伯利亞大鐵路運輸線上開到,每天大約1。5萬抵達黑龍江地區和海參崴。

不過在遠東與沙俄雙方爭奪制海權的一戰之後,沙俄就永久的失去了在遠東地區的掌控能力,就算在黑龍江地區,已經集結近62萬人,火炮362門,但是沒有強有力的防禦工事,最終還是在遠東鋼鐵戰車的面前不堪一擊。

南北地區的兩線作戰,使得遠東陸軍後勤補給出現不足,特別是在南亞地區作戰的部隊,而東北地區就要好很多,所以在戰後,李寧宇提出了兩點看法,第一:是東北地區與朝鮮相隔較近,很多東北百姓對遠東集團的行事作風很瞭解,並且在處理義和團事件中,積累了很好的群眾基礎;第二:東北戰爭時期,遠東與沙俄的兵力基本上是一比一,而南亞戰爭由始至終都是一比四。

但也就是這樣,在南亞地區向法國殖民軍宣戰的遠東士兵,最後還是取得了勝利,其中主要有幾個優勢,第一:是法國殖民軍的各個部隊較為分散,單兵火力配置寬大,不集中在正面抵抗;第二:指揮通訊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對遠東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第三:法國殖民軍的防禦工事,只構築一道綿長的塹壕,幾乎不加任何偽裝;第四:預備隊的數量過大,並且與作戰部隊相隔較遠,大約10公里以外,而法國殖民軍的火炮陣地採取完全暴露的形態存在。

就這樣,在整個南亞戰爭中,遠東迂迴包抄,九天連續展開主動出擊,尋找法國殖民軍激戰,並且發揮炮火和突擊能力,向南亞地區法國殖民軍進攻,兵力上法國佔有優勢,但是在火力上,遠東獨大!

遠東隱蔽的火炮陣地上,連續九天的不間斷髮射,成功的壓制了法國的炮火,法國殖民軍一股股的被包圍、被殲滅,但是還是有多股法國成功的突圍,遠東陸軍的傷亡也十分慘重,而這只是法國在南亞地區失利的開始,但是這也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