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方,這年頭沒有漢語拼音也沒有漢字標準化方案,一個字有幾種讀音十分正常。
而吳宓這個名字也是民國大師們的一件軼事。
他本名吳玉衡,從小體弱多病,因此他的祖母決定為他改一個名字,於是請了他的姑丈,晚清著名詩人陳伯瀾另取新名。陳大詩人當時喝醉了,隨手在一張破紙片上寫出“陀曼“二字,吳玉衡也就變成了吳陀曼。
1911年他進了上海聖約翰大學,一些小洋奴的子弟同學趁吳陀曼課間外出,便在黑板上寫下諧音的“糊塗men“,等他進了教室便鬨堂大笑。這讓他決定以後在發表言論的場合,用自己取的“吳宓“,而不用“吳陀曼“。
袁燕倏又要心說了,廢話,我太認識你了!
那些“民國範兒”的愛好者,前面那個小湯說不定……基本上是不知道的,但是怎麼會不認識你呢?
當然啦,那些不學無術的傢伙們其實也不知道你在學術上有什麼成就,只曉得你跟徐志摩齊名,人稱民國兩大渣男就是了。
哎呀呀,說到這件事情,其實現在這個時間點還來得及,倒是可以挽救一下你……就看老子等會子心情如何了啊。
他莞爾一笑,曼聲吟道:“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吳宓聽到這一句出自南宋詞人蔣捷《虞美人…聽雨》的名句,不由得大大地吃了一驚。因為這就是他表字“雨僧“的出處,可是他沒有告訴過其他人……好吧,這是後世的推測。
在他眼中,我們的袁大師頓時變得高深莫測了起來。
袁大高人笑著伸出手道:“當然知道。涇陽吳家的公子,前清“護國夫人”的堂侄,兄弟我怎麼會不知道呢?”
沒錯啦,吳宓還有一個身份便是陝西女首富,就是《那年花開正月圓》裡面孫儷演的女主角周瑩的堂侄。
1900年庚子事變,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周瑩獻上了十萬兩白銀,因此被老佛爺收為義女。所以吳宓的堂姑母真的一位很有傳奇性質的女子。
吳宓又驚又敬地道:“鴻漸兄竟然博聞強記至此,雨僧佩服!”
等他見過小湯和小吳之後,陸衍便又一次地開口介紹道:“這位是修水……”
修水在後世可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將軍市,不過如今麼……
“小陸,你不用介紹了。”
我們的袁大師擺了擺手,似笑非笑地看向第三位君子,用帶著一點揶揄的語氣說道:“陳世兄,何來之晚也?老兄你要見小弟我還需要別人介紹嗎?”
年約三旬的陳世兄老臉一紅,有些尷尬地道:“鴻漸兄,你這是取笑我還是埋怨我呢?”
“哈哈哈,我哪裡敢呢?”袁燕倏也不想把對方弄得下不了臺,因此自己轉移話題道,“鶴壽兄,原翁一向可好?”
鶴壽兄鬆了一口氣道:“家父甚是康健,不過……”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一時沒忍住露出了啼笑皆非的表情說道:“不過當然是比不了令尊的咯。鴻漸你也不因此寫了那篇《妻妾成群》嗎?”
袁大師聞聽此言,臉上笑容頓時就是一僵,心裡面真的好氣啊。老子的老子納妾都傳到這家人的耳裡了,老子的老子還真是給老子長臉啊!
一看氣氛有點詭異,旁邊的陸衍立馬打了個圓場道:“哈哈哈,想不到鴻漸和鶴壽還是世交呢……”
等一下哈,著名蘇區的江西修水人怎麼就和著名“甜”區的江蘇無錫人成了世兄世弟了呢?
這是因為他們兩人的父親是文友兼故人。
1900年陳老先生移居南京,未幾喪父,讓他更加無心於仕途。因此於金陵青溪畔構屋十楹,號“散原精舍“。常與友人以詩、古文辭相遣,自謂“憑欄一片風雲氣,來做神州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