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軟硬條件都具備之後,十七和十八世紀西方文學的繁榮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與此同時自然出現了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

而就在袁燕倏現在所處的二十世紀初,有人提出了“兒童中心論”,兒童中心主義由此誕生。

此君就是胡適之和蔣夢麟的恩師,現在正在賽里斯講學的約翰…杜威教授。

他提出,兒童是教育的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兒童的發展、兒童的生長,就是理想所在。對兒童的教育就是以本能活動為核心的習慣、情緒、衝動、智慧等天生心理機能的促進過程。

這也是後世快樂教育的理論基礎。

只不過,兒童中心主義發展下去就矯枉過正了,更確切地說是被別有用心地扭曲了。

因為知識的灌輸,尤其是嚴格的精英教育對絕大部分兒童來說絕對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

於是在後世的西方國家,工人家庭的孩子們在公立學校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然後快快樂樂地接過了父輩的班。精英家庭的孩子在私立學校過了一個辛辛苦苦的童年,然後辛辛苦苦地接過了父輩的班。

比如說我皇川普陛下的外孫女這麼小就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了,不過學中文能讓她這樣的小蘿…莉快樂得起來?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位預備白富美長大之後也絕對輕鬆不起來。不是要當美帝女總統就是要當美版馬總統。

所以,袁燕倏赫然發現《鬥破蒼穹》實在太適合這年頭的兒童,尤其是賽里斯兒童了。

撇去裡面少兒不宜水晶宮和苦大仇深拉仇恨的情節之外,這本書的主旋律就是“熱血”和“奮鬥”!

對於二十世紀初的全世界兒童們來說,那真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看起來,這個兒童文學作家自己還非當不可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給自己起一個拉風的筆名……

“whitepawn——白士兵,這是袁燕倏先生筆名‘六色棋子’中的一個,他自己翻成白色衝鋒隊。不過後來因為和納粹衝鋒隊同名,才改成了白士兵。這是他專門發表兒童文學時使用的筆名。(筆者還是解釋一下吧,這個梗來自《星球大戰》的帝國風暴部隊imperialstormtrooper,也被譯做衝鋒隊。注意啦,這些白小兵都帶著黑色的手套。)

他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鬥破蒼穹》開始創作於1921年,中英文兩個版本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連載。這是一部想象力雄奇幻想小說,一面世就獲得東西方兒童們的喜愛,甚至還吸引了很多成年讀者。隨後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影響最大的兒童文學作品,直到袁先生在四十年代寫出了《哈莉…波特》系列……

《哈莉…波特》系列的主人公是一位居住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魔法少女,說的是她和她的小夥伴們一起對抗來自白令海峽另一邊的銳地魔——弗拉基米爾…維薩里奧諾維奇…拉斯普京的故事。這本小說曾經因為某些原因在建國後禁止出版。

據袁先生自己說,《鬥破蒼穹》原本給他好朋友的孩子們講的睡前故事,說著說著就成了一部五百多萬字超長篇小說。當然,對於他這樣的文學天才來說,把睡前故事寫成經典作品真的不讓人驚訝。

1922年,他以這部作品奪得了第一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thenewberymedalforbestchildren'sbook)。這是由美國圖書館學會(簡稱ala)的分支機構——美國圖書館兒童服務學會(簡稱alsc)創設專門獎勵上一年度出版的英語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的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筆者注:關於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內容是史實。)

因吹斯聽的是,這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