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或二者兼科。
這個法案讓洛克菲勒家族不得不在1911年把自己的“標準(美孚)石油帝國”拆分成37個獨立的地區性石油公司。
1914年又透過了補充《謝爾曼法案》不足的《克萊頓法案》,這個法案比前者更進一步,預防壟斷某行業的托拉斯成型。比如其中的第七條,嚴格規範企業獲得同行業競爭對手的股票,防止惡意併購。
但是這兩個法案對於金融界的壟斷行為幾乎沒有怎麼著力。
而到了三十年代,大蕭條中損失慘重美國人民把矛頭指向了華爾街,樹大招風的摩根財團自然是首當其衝。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針對華爾街的調查最初是由摩根財團還有我們袁大師的親密朋友胡佛總統發動的。其最初的靶標並非華爾街的銀行家們,而是他心目中破壞股市穩定的“大量拋空”者。
胡佛認定這些空頭投機家身後有著民主黨的惡毒勢力,而民主黨操縱股市的目的,是為了羞辱他復興經濟的努力和謀求連任的企圖。
1932年初,胡佛要求參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對當時的賣空行為做調查。這個調查在尋找“民主黨陰謀”上失敗了,但是非常成功地把三十年代的公眾視線拉回到了二十年代。
關於1929年的慘痛回憶重被勾起,隨著聽證會的深入,公眾的情緒猶如憤怒的葡萄一樣在一天天膨脹。
為了響應美國人民的呼聲,1933年上任伊始的羅斯福敦促參院銀行委員會進行一個更為全面的調查,以查清“惡劣銀行行為的所有影響”。
黑幕終於被揭開了,摩根和他的合夥人們各式各樣的醜惡行徑曝露在公眾眼前。
洶湧的輿情和及時撇清與摩根干係的需求促使fdr儘快痛下殺手,將摩根財團加以肢解,以示對其醜行的懲罰。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由羅斯福簽字生效。這個法案嚴格區分了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界限。此後,銀行要麼從事存貸款業務,要麼只能從事證券買賣。前者只能購買美聯儲發行的債券。
1935年,摩根財團不得不另行成立了一家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man stanley),也就是未來財經界的“大摩”。
順便說一句,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同努力之下,這個法案被取消了。花旗集團和****這樣的商業銀行集團捲土重來……
於是,就有了2008年的那場次貸危機。
不管怎麼說,老摩根建立的金融帝國在小摩根手上被拆分。虎父犬子這個說法就變得實至名歸了。
“很榮幸見到你,摩根先生。”
我們的袁大師臉上保持了熱情卻不失矜持的笑容,身體姿態看上去很是恭敬卻沒有到諂媚的地步。
總的而言就是八個字,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而當他在打量“華爾街之王”的同時,人家也在打量著他。
傑克…p…摩根……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還是卡大爺故意的,泰坦尼克是他老爹造的,後世的電影男主角恰巧也叫傑克。
他早就聽說過尼奧…袁的大名,就是1920年11月1日,袁燕倏豪賭五十萬美金壓“250”張選舉人票的“nyu豪賭之夜”。
小摩根還因此把nypr的股票輸給了老貝克先生。(見第一卷第一百一十三章《大人物》)
不過那場賭局的標的只有區區十幾萬美金,對摩根財團掌門人來說根本無所謂,反倒是讓他對這個中國人產生了那麼一點好奇之心。
至於我們的袁大師後來寫出的那些小說和搞出的那些大新聞,同處於紐約的小摩根也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好奇之心就變得更大了。
當然啦,這點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