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首先是天和,這兩位都身處亂世。
牛頓出生的1643年正是三十年戰爭打得最難分難解的時候,其實從歐洲人的角度說起來,三十年戰爭可以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牛頓和三十年戰爭一樣,都代表著歐洲近代史的開端。
愛因斯坦不用多說了,他生活的年代橫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是歐洲,整個世界都亂糟糟。
和春秋戰國一樣,多國混戰產生了對經驗類思想認知的巨大需求,需求刺激經驗類認知模式的產生,相應人物也會在歷史舞臺登場,其中必有最頂級大師出現。
其次是地利,他們都身處當時的全世界學術中心。
牛頓能戰勝萊布尼茨成為微積分的第一人,是因為十七世紀的英吉利比同時代的德意志牛逼得多……那時候還沒有德意志呢。
而二十世紀初的德國科學界那真是群星璀璨。愛因斯坦的老師、同學甚至第一任老婆那都是物理學和數學方面的牛人。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人和,他們所處時代的認知水平恰好達到了出現劃時代新思想的臨界狀態,
牛頓之前已經有多位學者自稱證明了行星橢圓軌道,之前的伽利略更是早就推匯出了運動和重力的關係式。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之前也早就有洛倫茨變化。
這兩位天才提出的理論是先進的,但是沒有先進到沒人能理解,或者和當時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是不可複製的,這也是為什麼愛因斯坦之後就沒有出過地位接近他的大科學家。
而袁燕倏來自一個“娛樂至死”的網路時代,上頭條的新聞往往是娛樂明星那點破事兒。
姓薛的小明星和前女友撕逼經久不息,姓王的大明星老婆和經紀人出軌全民皆知,正當紅的兩位巨星戀愛能整垮伺服器……明星們那點破事甚至能驚動黨中央!
別說普羅大眾了,就說自認為逼格很高的小知識分子們,他們能對今年的奧斯卡各個獎項津津樂道,可是完全不知道這個年度的諾貝爾獎……除了文學和和平獎項之外的得主是誰。
1921年那就不一樣了,全世界認識愛因斯坦要比認識麗蓮…吉許和大衛格里菲斯的知識分子多了至少一個數量級。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是這個時代的超級天皇巨星和知識分子偶像。
而我們的袁大師一夜之間就成了超級天皇巨星和知識分子偶像推崇的家。
在此之前,美利堅的文學評論家們還能因為他是個“眯眯眼”而鄙視他,因為他寫的大部分都是通俗小說而無視他,因為他還沒有寫出真正純文學名著而輕視他。
在此之後,如果還有文學評論家要批判他的作品,那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間的距離……其實真要掂量的話,肯定用光年來算的。
“你們一個一個地說!”袁燕倏指點著那些大阿爾卡納們道。
愛手藝大人道:“尼奧,《scp》雜誌社的電話都快打爆了,讀者們都在問你的作品什麼時候刊登?我覺得不如就發個增刊吧……”
他的私人律師道:“尼奧,先別發在雜誌上!你知道這幾天有多少出版經紀人找我嗎?都上三位數了啊……”
私人律師正在追求的小美女道:“尼奧,別聽他的。我的父親說了,你的作品他全包了,你就開個價吧……”
他的第一個貴人道:“尼奧,你很久沒來我家做客了,我爺爺和我叔叔都很想念你。對了,你什麼時候上我們的廣播電臺做專訪?我看就明天一早吧……”
和第一個貴人關係始終有點不清不楚的女記者道:“尼奧,你在上廣播電臺之前必須接受我的專訪!我看就現在吧……”
最乾脆的還是很久沒露面,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