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這麼一個留洋博士加高等華人,去抄這類描寫中國農村的鄉土派小說,那真的是自降逼格了。

他可是一位穿越者,瞭解歷史正確方向的穿越者,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要“先進”,所以他的作品怎麼能回過頭去講述“落後”呢,他就應該和鄉土派反其道而行之……

這麼一說的話,也就只有描述先進生產力的科幻小說最為適合我們的袁大師了。

好了,既然說到中文科幻小說,那就別嗦了:

“大師球,查詢一下我的b幣餘額。”

“宿主,你目前b幣餘額為123456。”

這是他的b幣第一次上六位數啊。

“大師球,給我抽取文學、漢語、小說、科幻小說、劉慈欣名下的作品吧。”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大劉的作品?

這個問題還需要解釋嗎,解釋就是注水!

“鐺鐺鐺,恭喜宿主抽中《三體》……”

“大師球,你故意的是吧?這本小說我能在1920年發表嗎?不說發表《三體》會產生的大量s值,今時今日誰特麼看得懂?”

“宿主,你不是要逼格嗎,難道《三體》的逼格不高嗎?在你的時代,那些讀了這麼一本小說的人就能自稱科幻小說愛好者了啊。”

“這個那個……大師球別廢話,繼續給我抽!”

“鐺鐺鐺,恭喜宿主抽中《全頻道阻塞式干擾》……”

“大師球……繼!續!抽!”

“鐺鐺鐺,恭喜宿主抽中……”

“大師球,你滴良心還沒大大滴壞啦!現在我來稍微修改一下……好了,幫我列印出來吧。”

這破系統總算還有點良心和分寸,袁燕倏花了三萬b幣就抽到了一本極為合適他的作品。

什麼叫做逼格?這本小說就叫逼格!

這本小說只要在賽里斯一發表,那幫土包子肯定佩服的不要不要的,絕逼是引領時代風潮,自己成為中國科幻……嗯,中國白話文第一人那是指日可待啊。

好吧,他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本小說發表之後不但引領了時代風潮,還引發了時代風波。本來發生在1929年的文理之爭被袁大師這本科幻小說提前給引爆了。

鴻漸先生喜滋滋地拿起稿子簽上了自己筆名,然後他考慮了一下,接下來親自提筆寫了一篇關於白話文語法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關於結構助詞“的地得”的用法》。

他實在受不了這個時代白話文著作裡面“底”來“底”去的。不如他來幫大家規範一下這三個同音,卻應該在不同位置的結構助詞的用法。

其實後世關於“的地得”的用法也爭論不休,到了一百年後,“的”和“地”已經是可以通用了。可是,袁燕倏真心覺得在白話文才開始推行的年頭,還是把“的地得”這三者搞搞清楚為好。這對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也完全不困難的嗎。

搞定這兩篇作品,他的剁手綜合症又發作了,既然還有那麼多b幣,那麼幹脆再抽幾本算了。

“對了,大師球,我還有一個無限限定詞‘病態的’。一萬b幣加上這個限定詞,給我抽文學、英語、小說、科幻小說、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1927年…2014年)名下的作品。”

“鐺鐺鐺,恭喜宿主抽中《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嗯,這本小說既可以滿足最近老是在自己耳邊聒噪的“科學怪人”尼古拉…特斯拉,還可以發表在《scp》雜誌上面。

“篤篤篤。”

“安,什麼事情?”

“膩嗷,吉許小姐和格里菲斯先生來了。”

“哦,我馬上就來。”

袁燕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