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有了今天這場決鬥。”

“我認為一位真正的愛國者不但要維護自己國家的榮譽,也要正視自己國家的不足。亞歷山大中校無疑也是一位愛國者,不過他只能做到前半部分,這就是我與他最大的不同……恩,還有一個不同就是我的酒量比他好。”

“哈哈哈……啪啪啪……”

我們的袁大師這番“誠懇”的講話頓時激起了一片笑聲和掌聲。

“女士們,先生們。我相信在座的都是真正的愛國者,所以肯定也能聽得進我這個中國人的對於你們國家的一些批評……當然,如果你們當中有人不服氣,我們只好再來一次這樣的決鬥了。”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的故事,大約在一千七百年前,也就是卡拉卡拉和蓋塔共治羅馬帝國的同一時間,在中國有一位名叫備…劉的君主。當時他的國家發生旱災,造成了糧食匱乏的局面。為了保證糧食供應,一切跟糧食有關的副產品,尤其是酒,全在禁止之列,釀酒屬於犯罪行為。”

“然而,對於這項法令的執行,出現了過分的現象,官吏們如果在老百姓家中搜出釀酒工具,就算沒有釀酒行為,也要依法論處。這樣的做法自然引發了人民的不滿,於是備…劉的一位大臣雍…簡想要勸阻他的這條法令。”

“某日,他們君臣一同外出,看見一對不相關的男女在路上行走,雍…簡忽然說:‘這對男女有傷風敗俗的嫌疑,為什麼不趕緊捆起來法辦?’備…劉愣住了,他問道,‘一男一女,規規矩矩在大街上走,誰也不惹誰,你憑什麼說人家會傷風敗俗?’”

“雍…簡接下來馬上說了一番很有啟發意義的話:‘因為他們身上有可以行淫的器具啊,這跟家裡有釀酒的工具可能導致非法釀酒不一個道理嗎?’”

“女士們,先生們,追求美德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我們追求美德的方式。最後,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嗝!”

袁燕倏突然打了一個大大的酒嗝,他用抱歉的語氣道:“不好意思,我喝了五瓶威士忌,腦子有些不清楚了。”

“現在我就要去警察局睡一覺了。那裡肯定沒有我的酒店客房舒服,不過一定更加清靜。謝謝你們!”

說著他瀟灑地向周圍鞠了幾個躬,然後施施然地走向了邁爾堡的警察們。

我們的袁大師為什麼突然向禁酒令開炮了呢?

這並不是他心血來潮,而是很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不過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如今倒是一個天賜良機。

原因是他這幾個月越研究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美國政治脈絡,越發現禁酒令背後的水很深啊。

他得出了一個非常因吹斯聽的結論,《排華法案》和禁酒令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東東,實則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這麼說,要廢除《排華法案》的前置作業就是推翻禁酒令。

袁燕倏認為,《排華法案》和禁酒令實際上都是wasp推動實行的排外兼反移民政策,當然前者十分明顯,而後者相對隱晦。

賽里斯人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歐羅巴人那也不是完全看不清風向的沙比。他們是不知道一戰會打得那麼慘烈,但是當時歐洲各國之間的火藥味誰都聞得出來。

實際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十多年前,美利堅就又迎來了一次移民**。而這次主要來的是比愛爾蘭人還要“低等”一些的南歐和中東歐人。

要知道先前移民到美利堅的德裔人士那基本都是受到壓迫的新教徒,再加上盎格魯、薩克遜和日耳曼一千五百年前那是一家人。

而愛爾蘭人也就是凱爾特人雖然信的是天主教,但是他們至少說的是英語,這麼多年鄰居當下來了,很多文化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