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時代,百姓就算是看到了南宋無能和懦弱的一面,也對於這個朝代喪失了信心,但是他們在心中還是擁戴的,認為天命所歸還是在宋的手中。
斷絕宋室天命傳承的,是北方蒙古韃子,而葉應武作為繼承天子衣缽的不二人選,想要從宋室那裡名正言順的受命,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宋室報仇,消滅蒙古韃子,這樣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士林和百姓的擁戴。
一日不驅除韃虜,便一日不稱帝。
待到北伐成功之時,再受命於天,上能告慰宋三百年列祖列宗,下能讓百姓歸心以葉應武為英雄和正朔。
這一招看上去葉應武是在走到最後的時候退了一步,但是所有人都明白,退一步是為了讓最後一步走得更加名正言順,在以後自己稱帝的同時,葉使君還想盡收天下民心。
“梟雄之姿。”文天祥喃喃念一聲,旋即朗聲說道,“稱王不稱帝,臣並無異議。”
“臣等並無異議。”堂上這些文武都是天武軍體系中高層將領官員,能夠得到葉應武的賞識並且走到這個地位,沒有一個是傻子,此間的利害關係他們也都心知肚明。
本來就按照葉應武稱帝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陸秀夫,施施然站出來:“啟稟使君,雖然是稱王不稱帝,但也應該有王號,古往今來王之名號,應當為朝廷冊封,現大宋已作古,王號唯使君自封耳。”
葉應武微微皺眉,之前他一直在想著到底是稱王還是稱帝,倒是沒有在意應該取什麼樣的國號,宋這個國號自然不能再用了,不過葉應武既然是打著為大宋報仇的名義,倒也不用按照五德終始說更滑所象徵之五行顏色,繼續沿用火德尚赤便是。
見到葉使君明顯是怔住了,一幫子文官頓時有些激動,畢竟一國之國號是整個國家的象徵和代表,更是表明王室出身的正統,甚至以後葉應武稱帝,也是要沿用這個名字的,絕對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字。
而現在葉應武這幅神情顯然是之前沒有考量過這件事,所以現在就當了他們表現的時候了,誰能想出來一個合情合理又符合使君心意的國號,那麼在使君肯定會多看他一眼。
國號國號,是一個王朝和一個國度的象徵,古往今來國號以單字為尊,而且隨著一個又一個朝代的更迭,能夠用的好字已經越來越少,更何況國號還要和開國君主的出身有關係,這樣可以表明這個皇族是從前朝那裡接過來的天命,也是堂堂正正的華夏族群、炎黃子孫。
唐高祖以之前唐王封號為國號,宋太祖以起家的宋州為國號,皆有此中的考量。
一般選擇國號,都是從之前的封號選起,可是葉應武到現在也不過是前宋的樞密院使,並沒有被封王,所以就沒有辦法沿用了,只能從葉應武起家的各處開始找起。
“使君自興州起兵,自當以‘興’為國號。”蘇劉義見這些文官都在冥思苦想、細細推敲,索性站出來先行說道,他也沒有指望著能夠被採用,只是想要拋磚引玉罷了。
謝枋得急忙說道:“興字萬萬不可,唐稱大唐,宋稱大宋,而如果以興為國號,則為大興,大興乃隋之國都,隋為短命之朝,不可以其國都之名作為國號,此為不祥之兆!”
下面文官頓時一片附和之聲,顯然這個名字他們早就考慮過並且否決。
葉應武伸手揉了揉太陽穴,不得不說起名字還真是一個痛苦的事情,但是自己不能不想出來一個好名字,當下裡拍了拍桌子,葉應武有些惱火:“你們平時一個個引經據典、博古通今,說學富五車也沒有錯,現在給某想出來一個名字,難道有這麼困難麼!”
包括文天祥在內,所有文官都忍不住流露出尷尬的神情,而一眾武將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索性就在一旁整好以暇的看熱鬧。
“興州、襄陽,皆為楚地,不如以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