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閻錫山的薦定。當然,宋哲武還是不忘小心地提醒閻錫山,河南以後一定要給他。
儘管失去了接遠和內蒙的控制權,可是畢竟安撫住了宋哲武,閻錫山雖然還有些肉痛,可也暗自長長出了一口氣,一顆忐忑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既然宋哲武的事情解決了,那還要馬上辦他來鄭州的第二件事情。閻錫山只是草草的在宋哲武的司令部吃了中午飯,也不休息,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宋哲武來到馮玉祥設在鄭州城西碧沙崗昭忠祠裡的司令部。
這個昭忠祠,是馮玉祥在恍年為紀念北伐軍陣亡將士在此建立的,馮玉祥親筆提名“碧沙薦”並以石雕刻、嵌在北門之上。祠內還立有碧血丹心紀念碑。
昭忠祠為古式建築,佔地約四年平方米。前後兩進大院,正面有前後兩座殿堂,是安放靈牌的地方,兩側各有一廊房,左右各有一耳室,門外一對石獅,前院中央有漢白玉碑,後殿堂的內壁鑲嵌方形碑銘近百塊,系馮玉祥部師長以上將領為陣亡將士題寫的輓詞。祠堂前分列五座六角涼亭,以紀念三民主義。
為了表示他馮玉祥不忘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弟兄,馮玉祥到鄭州後,並沒有住在市內,而是直接到了碧沙崗。
現在的鄭州,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和宋哲武的十三軍各佔了一半,雙方以隴海鐵路為界,路北是宋哲武控制區,路南是西北軍控制區。
不過,因為張濤這個軍早就在鄭州,韓複雜和王金鈺撤走時又主動把鄭州交給了張濤,所以,宋哲武現在還控制著鄭州電報局、警察局和自來水廠和發電廠。當然,火車站更是在宋哲武的絕對控制之下。
雖然雙方以隴海路為界,可是畢竟都是反蔣聯軍,所以雙方人員往來並不受限制,而且因為宋哲武的部隊薪餉高,官兵不僅軍紀好,購買力也非常強,許多商家都主動把買賣檔口臨時開在廟李鎮、柳林鎮和花園口等十三軍的駐地,西北軍的採買人員時常要到宋哲武的控制區來買軍需用品。所以,馮玉祥在閻錫山一到宋哲武的司令部,他也同時得到了訊息。
馮玉祥雖然對宋哲武附炎趨勢投靠閻錫山這個土財主很有看法,甚至對宋哲武的眼光也很懷疑,也因此對宋哲武多少有些反感。可是他對於宋哲武宣佈自任河南省主席的舉動還是十分樂於見到的。
馮玉祥認為,這是閻錫山這個土財主目光短淺,宋哲武的第四路軍那可是有四十來萬人,可不是劉鎮華的幾萬鎮嵩軍所能比的。閻錫山這樣做是丟了西瓜揀芝麻,得不償失不說,還必定在他和宋哲武之間留下隔閡,這可是給了他馮玉祥一個天大的機會。
馮玉祥暗中去柳林等第四路軍駐地檢視過第四路軍的練情況,他發現第四路軍不僅兵員素質很好,練程度也絕對不亞於他的西北軍。
心高氣傲的馮玉祥,雖然一向對他一手練的西北軍的軍事素養很自豪,可也不得不暗自佩服宋哲武這個後起之秀。他也暗自感嘆這個閻錫山真是愚蠢之極,甚至馮玉祥已經在做趕走蔣介石後如何拉攏宋哲武的打算了。
為了表示對宋哲武的支援,既要讓宋哲武感覺得到,又不至引起閻錫山的反感,馮玉祥指示他駐紮在鄭州的西北軍部隊要絕對服從宋哲武任命的鄭州市長和警察、稅務等部門的管理要求,務必不要和他們發生衝突,出現任何問題必須報告他,由他親自處理。
因此,馮玉祥對閻錫山親自趕來“滅火。的做法很是關注。感書友的月票!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原大戰 大戰(四)
,足,當樂呵呵的閻錫山和宋哲武一起來到碧沙崗馮玉圳川令部後,特別是閻錫山有些炫耀似的告訴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