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酒樓 1(1)
在齊立言最糟糕的想象中,他覺得這輩子實在混不下去,完全有可能在月黑風高的夜裡去盜墓、走私文物,提著腦袋去滇緬邊境販毒、倒賣槍支,冒著憋死在集裝箱裡的危險偷渡到中東給石油富商的兒子們教漢語拼音和中文,就是沒想到過要開酒樓。
父親從民國年間就經營酒樓了,鍋碗瓢盆與油鹽醬醋中的一生就像一盆大雜燴,看上去色彩豐富,一伸筷子,裡面雜亂無章。及至大哥齊立功接手天德酒樓成了柳陽湖邊的暴發戶,整天腆著肚子很招搖地掠過這座城市貧窮的目光,動輒以肉很多的手指著他的鼻子教訓他“不務正業”,可一旦食客上門,哪怕食客是地痞、流氓、貪官汙吏、江湖騙子,一律孫子的表情,那模樣跟一個站街賣笑的*沒什麼兩樣。
在齊立言看來,開酒樓的人就是一介伙伕,說得再好聽也就是一個廚子,從頭到腳散發著嗆人的油煙味和魚肉氣息,一身與時俱進的肥肉每天都在加重兩腿的負擔,走路時步子沉重得像是正在火葬場參加遺體告別,這種日子不僅將人歪曲得面目全非而且還養成了太多的不良習性,他們早晨起床很馬虎地洗漱好後要花很長時間跟鏡子裡的臉較勁,擠眉弄眼地要讓臉上的微笑準確地流露出討好賣乖的生動與卑瑣,然後再批次複製給形形色色的食客們。
酒樓,這個祖傳家業在齊立言的眼中是沒有體面和尊嚴的。
張慧婷拒絕跟齊立言親熱的那個夜晚,齊立言對著妻子冷酷無情的脊背情緒敗壞地說:“開酒樓還不如開妓院。”張慧婷以固定的姿勢扔出一句話:“那你就開一個妓院給我看看!”
齊立言一陣透心冰涼,他聽到了深秋的夜空裡提前抵達這座城市的北風正在尖銳地削過屋頂,好像有一片瓦掉到了院子裡,清脆而短促的碎裂聲像是抵著他的腦袋開了一槍。
齊立言對酒樓的敵意緣自於酒樓打破了多年來一成不變的家庭格局,讓他這個三弟兄中的老三成了名副其實的“癟三”。當老大老二可以把鈔票當餐巾紙用的時候,他住在舊社會留下來的老屋裡連煤氣罐都用不起,所以,他不可能以平靜的心情面對自己因一貧如洗而被日益冷落的難堪,最讓他無法容忍的是,當年尋死覓活要嫁給他的妻子張慧婷也對他絕望了,自去年冬天以來,她面對著經常熄火的蜂窩煤爐和一敗塗地的齊立言,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離婚!”離婚就像張慧婷日常生活中的一把牙刷,每天早起晚睡的時候都要用上。
如果把時間定格在十五年前的那個中午,齊立言走進齊家四處漏風的院子,一院子的陽光都是他的,他手裡攥著省機電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頭頂上落滿了夏天的陽光以及比陽光更加燦爛的光榮與驕傲,大哥二哥的眼睛直勾勾的,羨慕嫉妒中掩飾不住內心深處的自卑。齊立言是齊家三兄弟中唯一一箇中榜的兒子,雖說只是一箇中專,但在一九八四年的齊家就是狀元,齊立言去省城上學前,齊老爺子傾其所有,大宴親朋,流水席開了三十多桌,荷葉街的街坊們抹著一嘴的油水都恭維齊老爺子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高興得老爺子一臉春風。
老爺子齊修仁先生在國民黨時代雖然只讀過三年私塾和兩年高小,但《四書》、《五經》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是柳陽城裡唯一知書達理博古通今的商界名流,他認定兩千多年前孔孟之道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訓誡是人生的最高指示,所以齊修仁從岳父手裡接過天德酒樓的第二天,就請晚清最後一個秀才賙濟世先生書寫了一副對聯掛在家裡的中堂兩邊:“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唯有讀書”,像是對後輩的勉勵,也像是對自己沒能躋身“學而優則仕”的感慨和無奈。老爺子在商不言商,其重文輕商的人生立場可從對三個兒子的調教中一目瞭然,老大齊立功下放回城剛剛在街道手套廠謀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