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遏制的心態。應該說,日本是抓住了這個時機,我們確實是靠陸軍逼迫英國作出很多的讓步,但是英國怎麼會甘心呢,我想英國對於日本的此次強硬姿態是支援的,否則不會將港口讓給日本駐紮,這本身就已經表明了英國的態度。”

宋文翽問道:“皇上,那我們該如何應對,是否要請美國和法國出面協調?”

宋彪不置可否。

他在簽署華盛頓條約之前就考慮過從美國購買四艘戰列艦應急,反正美國也要解體這一部分的戰列艦,最終還是因為僥倖心理還放棄了此事,現在就遭到了報應。

因為美國對日本作出了重大讓步,從西太平洋的各個海軍基地撤出,這就導致美國現在也無力制止這一事態。

深思熟慮了一段時間後,宋彪推測目前的國際環境還是比較穩定的,各國固然有一定的利用日本牽制帝國的心思,卻未必真的希望撕毀《華盛頓條約》。

特別是對美國而言,只是一旦讓美國介入此事,結局也變得很難說。

考慮到這一點,宋彪和蔣方震吩咐道:“暫時不用派遣戰列艦進入南洋,將空軍全軍進入二級戒備,第215師從福建轉調至新不列顛島,204、205、207、208、210五個空軍師調入東北軍部,208和210兩個師調入平壤區,讓空軍做好舊型號解封檢修,隨時準備重新服役,213師從南昌調入臺灣。其他各師陸續轉調沿海,新增216至220五個空軍師的編制,做好進入東北和朝鮮地區的準備工作,同時增加重型轟炸機的投產速度,在瓊州灣海域秘密進行一場空軍針對軍艦的轟炸演習,實驗此前的各種相關研究和新式魚雷技術。”

聽到這番吩咐,蔣方震三人就明白皇帝是要用帝國優勢的空軍力量和日本對抗。由於在一戰期間出口了大量的飛機,帝國的飛機工業規模和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領先程度,擁有瀋陽飛機、遠東福克和上海寇蒂斯三家著名的飛機制造公司。同法國、美國的合作也異常密切,最近幾年則又大幅度和德國一起進行秘密合作。

這一點是日本所無法企及的。

受中蘇戰爭的影響,帝國目前仍然保持了15個空軍師的正規編制。各省巡防軍也保留一個航空巡邏支隊,帝國的空軍編制受陸軍影響較大,每個空軍師保持兩個空軍戰鬥團、一個轟炸團和兩個地勤團,每個空軍團保持三個航空支隊,每個支隊30…35架戰鬥機。

一戰、二戰的空軍和二戰後期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就目前而言,特別是經過中蘇戰爭的檢驗後,帝國空軍的編制整體上是比較適應現階段的戰爭需求。

如果是遭遇大規模的戰爭,各空軍團的下屬航空支隊會從三個激增到十個這樣的大規模空戰極限,而飛行和地勤人員的儲備也保持在世界上最為領先的水平。

如果日本不能理解帝國的空軍優勢。盲目出擊和妄圖勒索要挾,帝國只能主動出擊,用空軍優勢和陸軍優勢向日本證明帝國的實力。

在作出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後,宋彪相信他對日本的警告已是很充分了,如果日本無視這些警告。下一步就必然是新的中日戰爭。

在帝國空軍開始頻繁調動後,日本也彷彿是忽然才明白中國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滿清帝國,中華帝國根本無意作出任何形式的退讓,甚至不惜付諸全面的戰爭。這樣的結果讓日本頗感意外,雖然在海軍上擁有絕對優勢,考慮到中法同盟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日本也必須考慮清楚。

因為日本要求帝國轉讓德屬新幾內亞,以及派遣兩艘伊勢級戰列艦前往莫爾茲比港威脅帝國的事情被稱之為中日伊勢事件,在帝國第215空軍師進駐新不列顛島後,缺乏足夠空軍支援的日軍被迫將兩艘伊勢級戰列艦撤回本土。

日本蓄謀已久的伊勢事件就這樣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