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的問題。

宋彪不太喜歡陳瑾這個捨棄光復黨的提議,他不否認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如果沒有明確的新策略。新政黨終究還是會淪落腐朽。

總體而言,光復黨的貪汙**問題並不是特別嚴重,畢竟有反對黨和媒體的牽制,最後還有中央調查總局這麼一個閘門,像李樹澄這種透過專業會計師、律師和十幾家內幕公司的協助交叉行賄貪汙的案例也是極端個例,某種程度上,正因為中央調查總局、中央廉政局這一系列的機構和制度的存在,才使得**官員必須採取極其高明的手段躲避監察。

對於一般的官員,他們還真的沒有這種本事和離奇的關係網路。

光復黨的問題就在於內部思想上的混亂,黨員們已經缺乏真正的統一思維,聚集在黨內只是為了追求統一的執政利益而已。

見宋彪皇帝為之沉默,陳瑾則繼續勸說道:“當前內政就這個黨派的問題而已,越是競爭激烈,越需要一個清晰的執政思想,用一種貫徹的思維和認知去統一政黨,如果另立新黨比較困難,光復黨內部的主流派系如能達成一致意見,也可以重新整頓,關鍵在於務必要使得光復黨重新煥發青春,能夠再次凝聚青年人的志向,而不是坐在功勞簿上只追求執政黨的利益。”

宋彪皇帝點頭承認這一點,但他同時也覺得更多還是陳瑾自己想要另立門戶。

在現有的光復黨內,汪兆銘、顧維鈞都各有一大派系,雖然這兩大派系可能不會,也不敢明著阻止陳瑾的上位,但卻未必會被陳瑾所掌控。

特別是對陳瑾來說,超脫這兩個人的影響另外建立新黨是最有利於他的局面,而不是單純靠著皇室的支援做一個沒有黨內控制力的首相。

不管怎麼說,陳瑾的態度代表了一大批青年黨員的態度,這也就意味著光復黨的分裂是遲早的事。

宋彪雖然不支援這樣的事,但他也意識到自己還是應該儘早作出選擇,在他看來,對中國最為有利的政治局面是應該是中央長期穩定統一,地方則存在一定規模的民主競爭,也就是目前的這種情況繼續維持下去,只是黨派的理念層次更為現代,民主競爭的方式更為公開和規範。

這天晚上,宋彪和陳瑾就光復黨內部的問題交談了很長時間。

至於未來究竟該如何選擇,他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對於陳瑾的意見,他則是既認同,又有比較大的保留。

李樹澄一案對中央內閣和光復黨的打擊是很厲害的,但還不至於會讓顧維鈞敗選,只能說是地方省份中,民主黨和社民黨奪取的席位肯定會更多,包括在國會的席位上,民主黨、社民黨也會佔據更多的席位。

這將意味著顧維鈞在他的第三屆內閣任期中可能會遭遇很多新的麻煩,一些想要透過的新法案會遭受更多的苛責和非議。

這些都很正常。

民主社會有其執行的規則。

其實在1940年的這一年,宋彪皇帝對於中國政治制度和民主體制是很迷惘的,他並不覺得民主體制就是最好的體制,只是就目前而言,確實沒有比它更好的一種方式而已,它依然存在著很多缺點。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在一些國家,它的缺點相對小一些,在另外一些國家。它的缺點就相對會更大一些,總體來說,國家越複雜,民主體制的缺陷就越大。

李樹澄案對顧維鈞的衝擊是最大的。他也被迫採取更為激進的改革政策,並且承諾進一步加強反貪反非法社團的法律,在他的第三屆首相任期內。他承諾會集中一切力量打擊非法社團。

顧維鈞倒不一定會在最後時刻敗選,他畢竟還是有皇帝的支援,這也是宋彪皇帝讓裕華皇儲親自負責調查的原因,隨著直接隸屬內廷和皇帝的中央調查總局將案件調查情況逐步公佈,撇清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