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和日俄德法都不一樣,咱們在全世界範圍都可以算是獨樹一幟的,不管是在裝備的配備和部隊的訓練、編制。以及指導思想和作戰規則上的制定都決定咱們東北騎兵更類似於英德的龍騎兵。我們的一貫思想是透過更機動更靈活的裝配特點,使得騎兵師能夠更快更全面的執行多種作戰任務,長驅直入,決戰於千里之外,此乃我們之宗旨,可要達到這樣的目前顯然很困難。屬下以為出現目前這些各種意外實屬正常,總座顯然更是清楚,所以才會嚴苛蕭蔣二人,只是這個時間段不對罷了。”

宋彪簡單的嗯了一聲,因為陳其採說的都是廢話,這些皆是新軍上下眾所周知,也一再強調的宗旨。…;

東北新軍的騎兵部隊幾乎完全脫胎於俄國哥薩克騎兵,這是絕不誇張的事實,不僅從最初發展階段就得到了俄國哥薩克騎兵的支援,從俄國遠東軍繼承的數十萬匹優良軍馬,此後也是在接近兩百名俄國騎兵校尉官的幫助下,迅速完成了騎兵的專業化發展,從軍馬的飼養、騎兵的戰術理論、軍官的培養、裝備補給的發展、騎炮兵的培養、行軍作戰的各種技能和經驗一概都是繼承自俄國騎兵。

東北騎兵能夠有今天之規模,靠的正是俄國騎兵。

只是在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結合日俄戰爭中的各種教訓和經驗,以及宋彪的一些前瞻性的設想,東北騎軍教父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將軍的理論指導和改良,東北騎兵才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走向和俄國騎兵不同的新方向、新道路、新思想。

東北騎兵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獨樹一幟的,它採取以師一級為主要指揮和作戰單位,在每個騎兵團中都列裝m19071910式溫徹斯特半自動步槍、m1891/10式莫辛納甘龍騎兵步槍、麥德森輕機槍、m1910式(騎兵型)馬克沁重機槍、77mm口徑迫擊炮、m1877/1907式87mm騎兵型野炮、m190608式75mm騎兵型山炮。

這種複雜的裝備配備決定了東北騎兵在作戰風格上更類似於英德的龍騎兵,雖然在向俄國哥薩克騎兵的學習過程中繼承了哥薩克騎兵衝鋒戰術,以及整套的訓練和戰術編排技術,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全體軍官都更側重於步兵作戰理論,所有的東北新軍騎兵校尉軍官也都需要兼修步兵教程。

在騎兵師輜重團的配備上,騎兵師的四輪式馬車的車體更小,以保證能大量採用耐力和適應力好而挽力差的蒙古挽馬,步兵師和騎兵師的補給單位是也不相同,步兵的彈藥箱常規為六千發一箱,而騎兵師僅有三千發一箱,以及更小的一千發一箱。

東北騎兵的指導理論和設計、風格都很獨特,從一開始,宋彪和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將軍就希望東北騎兵具備長驅深入敵後決戰的快速、全面的作戰能力,實際上是有著摩托化步兵師團的影子。而在宣統二年三月份舉行的這場大規模軍事演習中,第二騎兵師所暴露的各種問題也都在這裡。

第一個吃螃蟹和敢於創新總是要有代價的,既無前車之鑑,一切皆靠自己摸索,出問題也很正常。

在這個問題上,宋彪、蔣方震、陳其採心裡都有數,也都明白是在所難免。正如陳其採所言,現在不是問題多少的問題,而是時間緊迫的問題。

一不小心。說不定第二騎兵師明日就要直接出戰關內。

陳其採在仔細把握了這些問題後,繼續和宋彪說道:“總座,以我來看。目前的主要問題就是三個方面,一是在長距離突擊的過程中,輜重團的速度跟不上,特別是在山地、丘陵和戈壁地區的問題太多;二是行軍距離和時間太長,各部隊犯錯的機會大增,掉隊、迷路之時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三是旅改師之後增兵過快,很多連隊在騎兵作戰和陣地作戰之間的訓練水平都未達到一定標準。”

蔣方震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