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瀛王日常(第3/4頁)
章節報錯
絕大部分都將精力消耗在那些有的沒的扯淡事務上。
嗯,就還有那些想方設法來舔朱常瀛溝子的。
朱常瀛就發現有份提案特別搞人,這廝提議瀛州要弄個新節日,名稱都有了,千壽節。皇帝老子的生辰為萬壽節,皇帝兒子的生辰為千壽節好像也不過分?怪就怪在這份提案居然經縣議政會一路暢通至王府,而自家娘們居然還挺高興。批語:極好!
朱常瀛批語:能活千年的是王八,孤不做王八,誰愛做誰去做!
小沈妃臉色羞紅,悶頭不語。
朱常瀛解釋道,“首先這個提案的傢伙居心不良,想要藉由拍馬屁上位。其次,這個千壽節一旦辦起來,各地勢必要籌備各種活動,那麼錢從哪裡來呢?各部門都會拿出一筆款項,民間也會攤派籌款。阿殊,你仔細想想,少部分人藉機斂財的同時,還能博取我的好感,但於絕大部分百姓呢,除了多一份負擔,他們能得到什麼呢?百姓的心裡都有一杆秤,誰能令他們吃飽穿暖安居樂業,他們就擁護誰,誰總想從他們兜裡搶錢,讓他們忍飢受凍賣兒賣女,他們就恨誰。總而言之,我瀛王府該收的錢一分不能少,那就是稅收,舍此之外,我瀛王府也一分不能多拿,哪怕是一根針一條線也不行!”
小沈妃委屈道,“妾身原想著這是我瀛州百姓的一片拳拳之心,議政會、長史府又無人反對,舉州同慶也是一件樂事,卻沒有想到背後還有這許多故事,是臣妾考慮不周。”
朱常瀛將小沈妃抱在懷裡,輕拍後背,輕聲安撫。
“無人反對可也無人贊同,幾位老先生在等我自己出來否決呢,由臣子跳出來反對,於王府面上就很不好看。這也不是你的錯,所謂閱歷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
說著,午飯送來,兩人在書房就餐,小沈妃只吃了幾口便返回內宅,不是回家繡花,而是有約,據說是要親自教授南洋貴女宮廷禮儀......
僅僅打了個盹,瀛州五大臣便來了。
書房裡圍坐,袁可立便連珠炮一般把朱常瀛數落一頓。這也是慣例,朱老七每次回來總要遭受一次飽和攻擊,只是老三位這次沒有做聲,而是把這項重大使命交給了新入夥的袁可立。
朱常瀛態度端正,表情誠懇,認錯一點也不含糊。
等幾位先生消了火氣,朱常瀛把下龍灣一行、安南國情以及分而治之的策略簡略陳述,臨了,還不忘把兩本安南國所謂史書交給袁可立。
“幾位有空時都翻看翻看,這安南國雖小,但卻野心膨脹,妄想兩廣、巴蜀、雲南都是其先祖之地,而對秦以後中原之國,更是極盡抹黑,幾乎把我中原人描繪為兇殘嗜殺,生吃人肉的蠻夷。倘若這等胡說八道被安南上下所認同,那麼南部邊疆能太平才是怪事。”
袁可立翻看幾頁,將書轉交畢懋康,若有所思問道,“我軍佔據下龍灣,殿下是否有意以此為跳板併吞安南?”
“沒有,小懲大戒,使之不敢挑釁我大明而已。”
“當真?”
朱常瀛淡淡一笑,“孤為何要併吞安南?安南地狹人稠,敗之不難,難在收取人心,這個道理孤還是懂的。何況安南毗鄰大明,沒有父皇點頭,如何能掀起大戰呢。”
“如此就好。”袁可立鬆下一口氣,“老夫粗通安南歷史,自秦至唐,交趾雖為漢土,但降而復叛,叛而又降,反覆無常,蓋因為其地偏遠,山川阻隔,同我中原少有來往所至,得其地而不能治其民,徒勞無益。自宋始,陳朝在交趾自立,昔日蒙元三攻陳朝,終未能得逞。永樂年,我大明以治亂之名入安南,設交趾布政使司,開府設縣,但終不得治民之法,同樣功敗垂成。前車種種,足見安南人兇狠桀驁性格,並非可輕易征服之。如今我瀛州方興未艾,瀛州人口尚且空虛,南洋之土更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