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問,招股章程都仔細看過了?”

見眾人紛紛點頭,朱常瀛又問道,“都派人去實地勘查過麼?”

“檢視過!”李旦嗓音略帶低沉,謹慎說道,“三座火山口確實硫磺儲量豐厚,只是小民不解,這樣的厚利,何為王府不親自經營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朱常瀛淡淡問道,“李船主也是見過風浪,經歷過生死之人,不如猜一猜?”

13位大海商面面相覷,李旦漲紅著臉說道,“小民不敢胡亂臆測。”

“都放鬆一些,不要拘謹。”

朱常瀛微微一笑,這就必須仔細去解釋。

“其實道理很簡單,王府要做的事太多了,孤顧及不到這許多。

還有一點,同樣的事,官府來辦就一堆亂麻,貪腐無度,具體例子孤就不說了,只說瀛州各類建設,幾乎沒有一件是官府親自下場的,都是分包,由建築商行來操辦。

至今為止,官府既省了錢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開發濟羅羅島,就是這個道理,官府只負責監督、收稅,其餘皆由你們自己去操辦,賺了錢就按股份來分,而虧錢自然也是自己來承擔,橫豎官府不會賠錢。

而透過開採硫磺,順帶著也就把此島完全納入我大明掌控,慢慢遷移人口,繁衍生息。

孤這樣說,諸位可懂了?”

眾人低頭沉思,一位名叫童華的商賈問道,“殿下之意,小民明瞭。只是殿下也投了錢啊,難道就放心我等經營麼?”

“做生意總是要冒險的。”朱常瀛環視一圈,沉聲道,“相比於你們出生入死,孤就投了一點銀子,其實也不算什麼。孤相信你們,即便賠錢,孤也認了。”

這次招股,王府付出了什麼呢?

兩艘從海軍淘汰的武裝商船,24門火炮,200杆火繩槍,200套板甲,作價白銀3萬兩,1兩銀子算1股,其他13家各出5千兩至萬兩不等,包含4艘海船。

初始資金合計15萬兩。

朱常瀛其實不想出錢,但沒有辦法,這個股份商行的頭,必須由他來開,不然也沒人敢跳進來玩。

“小民還有一點疑問。”童華小聲問道,“後續增加股份,為何又要公開募集呢,若賺錢,我等自籌豈不是更好?”

“倘若賠錢呢?”

朱常瀛淡淡一笑。

“你等都是生意人,當理解其中的利弊,人多了就可以分攤風險。

此外呢,還有一個好處,假如商行第一年賺了錢,別人看到,都搶著來買,那麼一份股可就不止1兩銀子嘍,沒準就是1兩半,屆時你手裡的份子又是多少銀子呢?

再者,公開募股還有一個好處,可以隨時撤出。比如你有了更賺錢的買賣,在股價好時,把份子一點一點套現,是不是避免了無謂的損失?”

隨著朱常瀛的解說,眾人再次陷入沉思。

合夥生意不出奇,自古有之,我華夏雖然一直重農抑商,但商業決然不落後於人,不然瀛州也做不到如今的局面。

這個歷史拐點,無論如何不能錯過!

朱常瀛的真誠與耐心,或許令在座的海商心情放鬆,問題漸漸多了起來。

這場會面,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方才結束,當他們離開時,朱常瀛明顯能感受到他們的疑慮釋去了些許。

接下來的事,已經不是靠解釋可以解決的了,而是信任。

要讓他們看到,不走官商勾結那一套,官商也是可以愉快合作的,商人也是一國的主人之一,只要合理合法,就不會淪為韭菜。

朱常瀛仔細看過13位股東名單,有8位是老牌海商,5位是瀛州後起之秀,而老牌海商中,有5家在澎湖購買了房產,有家人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