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駛了過來。

船上沒有配備任何武器,船頭有人一直在搖晃著旗幟。

一艘80噸級戰艦將其截停,登船交涉。

兩刻鐘之後,一位紫衣中年僧人恭敬的站在朱常瀛面前。

“貧僧天龍寺以文參見瀛王殿下。”

這人......似曾相識,朱常瀛努力回憶一下,應該是在那霸碼頭上見過,匆匆一瞥。

“以文長老,你這是要去哪裡?”

孫元化卻認識這人,走過去很隨意的問道。

以文和尚雙手合十,臉帶驚訝的問道,“初陽先生,久違久違。這是.....這是剛剛爆發海戰,天軍大勝了?”

孫元化剛要回答,卻被朱常瀛用眼神止住。

朱常瀛上下打量一下以文和尚,面色一沉。

“張二虎,給我搜!”

“殿下這是何意,這是何意啊!”

以文和尚神色慌亂間竟要跳海,卻哪裡來得及,當場被兩名衛兵制伏,張二虎將和尚摸了一遍,從老和尚懷中取出一封書信來。

朱常瀛接過書信,拆開看過,不由微微冷笑。

以文和尚則面如死灰,低頭俯首不敢作聲。

“都看看吧,咱們還在這裡拼命呢,可人家卻急著去議和了。”

孫元化看過,不由氣懣。

“卑躬屈膝,無恥之尤!

殿下,這全興盛也是琉球實權人物,統領有三百王府親衛,不想卻暗中同倭寇勾連,奴顏求和,該殺!”

按信中所說,中山王歷來是薩摩臣屬,正殿殺使乃唐人所為,之後港口屠倭則是受到唐使脅迫,不得已而為之,請求島津氏諒解,並願意賠償。

這位全興盛同時還說,已經說服中山王提出議和,奉送厚禮聊表誠意,希望倭軍能夠暫時罷兵和談。

這個當口,沒有經過朱常瀛允許而同倭軍通訊,就屬叛亂!

而這封書信的內容,更是令人浮想聯翩,貌似不是一個大臣應該說的話。

搜船之後,竟然搜到兩箱金銀器皿,玉石玳瑁等貴重財物。

這是什麼?這就是方物,屬國臣服的象徵。

全興盛定然通倭,但背後的主謀,躲不掉是那位中山王。

倭軍連戰連勝,這廝怕了,也代表不是很看好朱常瀛帶來的援軍,首鼠兩端,兩頭下注。

“我讓你和談!讓你和談!”

二虎抓住老和尚衣領,啪啪扇了好一頓大嘴巴,打的老和尚口鼻流血,連連哀嚎。

“帶下去,別讓他死了!”

朱常瀛把信件摺好,重新塞進信封,叫衛兵妥善儲存。

沉默了片刻,朱常瀛微微一笑。

“琉球人通倭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此番卻是有了明證,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不過現在還不是處置此事的時候,剿滅倭寇還是當務之急,計劃如常。”

很快,艦隊一分為二。

輔助艦隊留下來處理戰後事宜。主力艦隊北上二十里之後,便再次一分為二,兩艘戰艦向西遊弋,三艘戰艦向東搜尋,約定兩個時辰後重新集合。

很可惜,當重新會合時,兩方都沒有收穫。

將要入夜,朱常瀛決定不再繼續搜尋等待,晚間視野不佳,很難發現敵船。

這個時候,輔助艦隊也按時跟上。

艦隊緩緩駛向德島秋德港。

臨近午夜,秋德港近在咫尺。

探船回報,秋德港岸邊停泊著13艘關船,8艘小早船。

所謂小早船,就是大型舢舨,船隻左右兩舷安裝半人高的木板,士兵蹲下來就能有效躲避弓箭火槍打擊。

關船也好,小早船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