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三友”在國貨界初露頭角。

1917年,陳萬運在楊樹浦引翔港購地30畝;建造規模較大的生產總廠,生產“三角”牌毛巾,與西鄰日商東華毛巾廠抗衡。1918年,經董事會討論,決定再增資,向外招資7萬元,資本金總計達10萬元。1919年,“三角”牌在北京農商部註冊備案,其圖案是由一個圓圈加內三角組成,寓意三人同甘苦、共患難‖年,又在川沙設立工場,添置木機百餘臺。

陳萬運聘請了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宙廉為第一任廠長,把好技術關。他們把生紗漂白改為熟紗漂白,使毛巾的吸水、手感、白度、紗支脫脂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是當時漂染工藝上的革新。

接著,三友社繼續開展毛巾花式的研究,他們把原來生產多年、式樣單調的紅藍檔式毛巾,改進一下,用鮮紅色在雪白平布上印上“祝君早安”字句,還為大宗客戶免費加印字號。以後,三友實業社又研究生產新穎別緻的多片綜織造的回紋浴巾♀三招,招招都使國產毛巾的質量得到了巨大飛躍《放市場後,深受使用者青睞,甚至遠銷東南亞一帶。

三角牌毛巾受到國人歡迎,暢銷全國,同時也使日貨鐵錨牌毛巾營業日益衰退。日商不甘心失敗,遂改變策略,用廉價政策,再來爭奪市場,運進單幅毛巾鐵機二百臺,設瑞和毛巾廠於華德路高郎橋與蘭州路之間,用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鐵錨牌毛巾,來勢兇猛。

三友實業社則提高質量,精益求精、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在提倡國貨、抵制日貨**中,人民覺悟普遍提高,愛用國貨深入人心,日貨鐵錨牌毛巾產量再多、價格再廉,無法與優質三角牌毛巾競爭,存貨積壓、工廠停工,不到三年,日商瑞和毛巾廠被迫歇業,而日貨鐵錨牌毛巾也於1923年完全退出中國市場。192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世博會上,《三角牌》毛巾榮獲得金獎。

陳萬運還聘請漫畫家葉淺予等為三友實業社廣告科繪畫宣傳;著名的漫畫“三毛流浪記”的作者張樂平那時就在三友實業社廣告部當繪圖員。

三友實業社由於經營管理得法,企業發展很快,三友的產品之多、營業之盛,在當時實業界中是屈指可數的。隨著“三角”牌毛巾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高,三友社的利潤也水漲船高,職工的收入水平遠高於其他工商企業。陳萬運還在廠裡設立圖書館、俱樂部、醫療室等設施,處處為工人福利著想,因此三友社的工人們以社為家,凝聚力極強。不久,三友實業社又盤買了杭州通益眾紗廠和鼎新織布廠,改為三友社杭州分廠,成為國內著名的紡織企業。

這個陳萬運活脫脫就是一個《大染坊》中的“奸商”小六子。

陳萬運雖然是一介商人,但極其愛國,九?一八事變後,陳萬運在總廠成立了抗日救國會,組織了三友抗日義勇軍,多達400餘人參加,陳萬運親任大隊長,隊員自費做了軍裝,天天在上班前操練v樂平還在廠門口高牆上貼了一幅巨型宣傳畫,標題是“定要收復東北三省”,畫的是一個義勇軍戰士,拿著長槍對準日本兵。

對於這個陳萬運,田中隆吉早就恨得牙癢癢,把這個屎盆子扣到陳萬運頭上正合適,絕對是一石二鳥。

九一八事變一起來,愛國不分老闆、工人,這家三友實業社作為華資大廠,全身心投進了對日經濟絕交的活動。

總之,用田中隆吉的眼光看,這是一個有著“很**,很排外”面貌的工廠。給它栽一頂殺害日本人的帽子,看起來很合理。

田中隆吉挑起事端缺錢,從日本紡織廠那裡弄了十萬塊錢。趁機搞垮一個日本企業的強勁對手,也算是對日本老闆們的一個回報了。

至此,冤大頭和被栽贓的都找好了,下面就是怎麼挑選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

不知田中龍吉和川島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