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鳳武只在他們第一師呆了兩個多月,可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一師出去的人。這以後他在師級軍官中可就明顯要壓高宗寶、張濤、梁芳、李思熾這幾人一頭了。

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序曲 備戰(二)

對於這次出兵東北最不滿意的就是張濤。()張濤的第三師近一年可是沒撈到一次作戰的機會,他至今也沒有一次可以炫耀的戰功,這讓張濤早就憋了一口氣。所以,在宋哲武出兵湖北時,一肚子怨氣的張濤帶著他的第三師把太行山的土匪狠狠地清剿了一遍,一時間把太行山裡的土匪們打得雞飛狗跳,都紛紛躲到山西境內,至今也不敢重回河北地面。

雖然第四路軍的幾次整編,都有很多其它師有戰鬥經驗的骨幹編入他的部隊,就是十九軍和西北軍的官兵也是分給他的師最多,讓他的第三師戰鬥力有所提高,可是第三師畢竟沒有經歷過大戰的考驗。張濤幾次想開口爭取任務,可是都被簫國棟的眼神給瞪了回去,張濤知道命令已經下達,要更改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只好暗暗嘆口氣。

還有兩個人雖然也沒撈到任務,可是心態比較平靜,那就是梁芳和李思熾。雖然他們兩人也很想跟宋哲武去東北,可是他們知道這次他們是不可能的,李思熾剛剛加入第四路軍,雖然他的師不論從人員編制。還是武器裝備都跟張亞飛的一師是一樣的,可是李思熾明白,他現在還沒有跟宋哲武手下這幾個大將爭任務的資格;梁芳也很有自知之明,他這個炮兵旅長剛剛升為步兵師師長,不僅對部隊需要熟悉,就是步兵戰術也需要狠下一番功夫去專研,特別是這是和蘇軍作戰,是決不允許出現一絲的紕漏的。

將領們的神態宋哲武都看在眼裡,雖然他也很想率張濤的第三師出征,讓第三師也經歷戰火的考驗,積累寶貴的作戰經驗。可是這是在同蘇軍作戰,這是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是絕對不容許失敗的,張亞飛的第一師在孝感就先行整編了,是全軍最先整編完的部隊,軍官和士兵都已經互相瞭解熟悉,指揮更運轉如意。

接下來,簫國棟又宣佈,各師都要抽調一批優秀軍官到第一師的各級部隊任副職,並一再保證打完這一仗這些人都返回各自的部隊。

這是宋哲武的主意,他一向認為第四路軍建軍時間短,不像桂系和西北軍這樣的老牌勁旅,他們的各級軍官都是經歷大小上百戰歷練出來的,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而第四路軍的各級軍官們最缺的就是經驗。蘇軍是世界上數得上的強軍之一,同他們作戰,無論勝敗。對第四路軍都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都是一筆寶貴的經驗財富。雖然受種種原因限制,宋哲武不可能率領更多的部隊去東北參戰,可是如果能有更多的軍官參戰,感受到現代戰爭的氣息,對他們也是大有好處的。

對於宋哲武的這個主意,陶蓉尤其贊同,雖然此次作戰只有第一師和騎兵軍的部隊參戰,可是這樣一來,第四路軍的各個部隊都可以說具有了和蘇軍這樣的強軍作戰的經驗,這對於快速提高第四路軍這支年輕部隊的戰鬥力的益處是十分明顯和巨大的。

對於這一點,幾個師師長都很理解,也都很支援,在向宋哲武確認打完仗一定要放人回來後,都爭著多派些人到一師去。對宋哲武的這個心思理解最深的李思熾和梁芳兩人,甚至還主動要求派自己部隊的正職軍官到一師暫時任副職。

剩下的援軍司令部的人員組成、部隊的後勤組織、物資的調配等工作,就不用宋哲武來操心了,這些工作都有簫國棟、陶蓉、李文田幾人來安排。

宋哲武估計張學良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會給他回話,如果張學良同意他的計劃,他再給蔣介石去電,等蔣介石同意。基本也得有一天時間,也就是說,他還有兩天的時間來做出徵的準備。

宋哲武打算抓緊這兩天的時間,到武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