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王興剛推薦了幾個人來做《吶喊》的主編,宋哲武都不滿意。

王興剛無奈,只好請宋哲武自己遴選一位主編。

宋哲武也不客氣,看來是早有準備,馬上就推薦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朱自清。

宋哲武很喜歡朱自清的散文,比如《荷塘月sè》、《背影》等。宋哲武甚至認為,如果僅以唯美來評判,朱自清堪稱民國散文第一人。

不過,宋哲武選擇朱自清,並不僅僅是看中他的文采,更是看中他的骨氣。

朱自清在抗戰勝利後,雖然身患嚴重的胃病,需要吃細糧,尤其是麵粉維持,但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並在臨終前,仍囑告家人絕不買配售麵粉,拒絕這種“收買靈魂xìng質”的施捨,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cào。

宋哲武之所以看重朱自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朱自清不是特別激進,這一點是最為宋哲武滿意的。

只是很讓宋哲武失望的是,王興剛親自跑了趟北平後告訴宋哲武,朱自清在三月份已經辭去了清華的職務,去英國進修了,要明年才能回國,他只見到了朱自清的妻子陳竹隱,向她轉達了邀請。

雖然如此,宋哲武還是堅持主編非朱自清莫屬,《吶喊》主編由王興剛暫代,可設一個第一副主編主持日常工作。

因為有錢,《吶喊》不僅大量吸收山西、綏遠、南北蒙的作者投稿,還向全國各地的知名作者、文人廣為約稿。

因為選擇了魯迅的xiǎo說名稱做雜誌的名稱,宋哲武囑咐王興剛特意給魯迅匯去一百大洋,向其解釋以吶喊做雜誌名稱的意圖,同時向其約稿。

雖然對於像宋哲武這樣的軍閥,魯迅並不感冒,可對於宋哲武的想法,魯迅還是極為贊同的,雖然暫時無法應稿,可是准許《吶喊》在徵得他的同意的情況下,轉載他的作品。

雖然版稅還是要付的,可是這也很不容易了,要知道魯迅的作品並不是什麼樣的報刊雜誌刊載,他都會認可的。

因為有了像魯迅這類的名人的支援,很快《吶喊》就創出了名氣。

作為曾經的文學青年,王興剛深知作為最大的讀者群的青年學生們,有許多人家境貧寒,價格過高對他們的壓力會很大,特意將《吶喊》的售價壓的很低,甚至還不夠成本價。

王興剛長這麼大花錢還從來沒有這麼痛快過,每月有《北方晨報》那幾十萬大洋的盈利供他支配,錢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為質高價低,這更讓《吶喊》的發行量大增。王興剛興奮地認為,只要質量有保證,假以時日,成為全國最大最著名的文學刊物決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最近王興剛的心情很複雜,也很鬱悶,因為他受到了他的上級—順直省委的嚴厲批評和指責。

王興剛是現在順直省委分管軍事的谷雄一親自發展的黨員,當初進入第四路軍時,jiāo給他的任務就是在第四路軍裡做軍運工作,在時機成熟時策反並拉走部分部隊,在北方再開闢一個紅sè蘇區。

因為王興剛很快就得到了宋哲武的信任,在第四路軍中得到重用,順直省委認為王興剛在第四路軍中會大有可為,利用第四路軍不斷擴大的機會,又向第四路軍陸續又派出了多批人員,來協助王興剛工作。

為了完成順直省委jiāo給他的任務,王興剛不顧宋哲武要求政訓工作只准宣揚民族英雄,弘揚愛國主義jīng神的的命令,利用他做政訓處長的有利條件,在政訓教材中,暗中加入了一些揭露地主、資本家剝削農工的內容,對軍閥更是大加鞭撻,甚至還藉著中原大戰時,雖然明知宋哲武和閻錫山聯手反蔣是假的,還是藉此機會,猛烈抨擊時政,大張旗鼓地攻擊中央政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