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最終畫上了句號。
在第四路軍現控制的山西地區,設立太原行署,行署主任由宋哲武推薦,報中央政府批准。太原行署仍屬山西省治,但太原行署一切政務均有太原行署自行決定;設立大同、晉南兩個行署,歸山西省政府轄制。
山西省政府主席仍為商震,但山西省政府所在地需遷至臨汾;山西省銀行交由太原行署管轄經營,山西省政府自即日起,不得再發行晉鈔和任何紙幣;在太原行署轄區內的山西省政府所有財產,均歸太原行署所有,並由其自行支配。
任命李培基繼續擔任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任綏遠警備司令;成立內蒙自治省,任命白雲梯為省政府主席,井嶽秀為內蒙自治省警備司令,省政府所在地為包頭。
除礦產資源稅外,太原行署、綏遠、內蒙自治省所有財稅收入均歸當地政府所支配,太原行署、綏遠、內蒙自治省、外蒙自治省均歸北方邊防長官公署節制,境內財稅可由北方邊防長官公署統一呼叫。
同時,軍政部正式同意第四路軍增設第十、十一、十二三個軍的番號。
顯然,因為蔣介石和張學良無力解決晉鈔問題,可蔣介石也不好把剛剛交給張學良的“東西”,馬上再從張學良那裡要回來,只是在張學良明確表態後,蔣介石為了儘快平息輿論,這才同意了山西民眾的要求。
不過,蔣介石很清楚,晉鈔問題之所以鬧騰得這麼大,甚至也讓他這個中華民國最高領袖很有些灰頭土臉,這後面一定是宋哲武在做手腳。對於宋哲武如此挾民意,要挾中央的舉動,蔣介石不僅很反感,甚至也可以說很憤怒。只是現在他卻不能有任何明確表示他的不滿,更不要說做出什麼解氣的舉動了。
這是因為,蔣介石認為,蘇俄對外蒙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還會在外蒙挑起事端,那裡是需要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軍來應對的。而外蒙那裡,不要說國民政府鞭長莫及,更主要的是,現在他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儘快解決各地鬧得正歡的“赤匪”,尤其是江西的朱毛紅軍更是越早撲滅越好,否則必成黨國心腹大患,在蔣介石眼中,朱毛紅軍才是他最大的威脅,同朱毛紅軍比起來,所有地方軍閥勢力都是微不足道的。
而且,他已經引進張學良入關牽制宋哲武,自然他也絕不願意看到張學良在華北一家獨大,張學良也是需要有人掣肘的,這個人當然非宋哲武莫屬。
不過,若論權謀,蔣介石可有的是手段,蔣介石可是不會這麼輕易的就嚥下這口氣的,宋哲武如此做,也正好給他製造張學良和宋哲武之間的矛盾增添了內容,這樣好的機會,蔣介石是絕不會輕易放過的。
雖然為了解決晉鈔的事情,蔣介石不得不同意宋哲武的幾點要求,可是也不能全都隨了他宋哲武的心願。
對於宋哲武提出把山西省政府的全部資產都交給他的要求,蔣介石只是部分的滿足了宋哲武,這樣,他對張學良和商震也算有個交待,不至於讓這兩人對他蔣中正不滿。
綏遠已經在宋哲武的絕對控制之下,經這次晉鈔風波一鬧,蔣介石估計張學良很可能不敢放手去接收綏遠了,而且就是要他跟宋哲武開這個口,他也不好說,畢竟宋哲武曾經幫助過他。最後,蔣介石沒有徵求張學良的意見,就直接宣佈了李培基、傅作義和白雲梯的任命。
蔣介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培基是商震的舊部,而商震又是張學良任命的,宋哲武和商震不睦,李培基也不可能和宋哲武一條心,傾向張學良那是必然的。這樣做即讓張學良容易接受,宋哲武也不好說什麼,畢竟他也得到了綏遠的管轄權。
至於任命傅作義擔任綏遠警備司令一事,蔣介石也是基於同樣考慮,張學良和傅作義之間的事情,那可是全中國人都知道的。
任命白雲梯為內蒙自治省省主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