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誰也無法逃脫乾旱帶來的危機。人類如此,野生動植物亦是如此。雲南省林業廳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此次乾旱使雲南省約75o萬畝自然保護區受到影響,重旱面積約1o萬畝,導致部分面積較小、生態脆弱的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水源枯竭、溼地面積縮小,野生動植物生存和棲息環境受嚴重影響。例如,昭通市巧家縣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已現攀枝花蘇鐵大面積死亡,此外,還現大量兩棲類動物死亡,候鳥提前北遷。

林木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度遠遠低於有害生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度,森林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林業有害生物種群數量迅增加,危害嚴重;目前,雲南省林業有害生物生面積畝,其中中度以上危害萬畝。與正常年份相比,生面積上升71。9。

這還只是個開始。雲南省林業廳工作人員和保護生物學專家一致認為:由於生態系統整體性強,旱災的損害影響在短期內無法恢復,有的甚至具有不可逆轉性。同時,除了個體死亡和繁殖受損之餘,動物感染疾病傳播疫病的可能性極大。

除了影響生態與造成經濟損失之外,嚴重的乾旱甚至可能導致全國物價的上漲。

去年入秋以來,包括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在內的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目前百萬公頃農作物絕收。據新華社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玉良4月1日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揮中心主持召開國務院專題會議,會議強調,目前我國西南地區旱情仍在持續,全國旱情還在展,抗旱減災任務相當艱鉅;黃淮海及華北冬麥區連續低溫,嚴重影響春耕春播春管,農業生產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

西南五省區2oo8年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產量的比重為15。8,而受旱情況最嚴重的雲南、廣西、貴州三省區佔全國比重為7。7。以主要的糧食情況來看,西南五省區穀物類產量佔全國穀物類產量的比重為雲南、廣西、貴州三省區佔全國比重為7。23。目前看來,受災區今年糧食生產及主要農作物減產已成定局。粗略估計,如果受旱區糧食減產1o,全國糧食減產預計在1。8左右。

雖然西南並不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對糧食價格,進而是整體物價可能上升的預期增強。隨之而來的則是農產品的期貨和現貨價格雙雙加上行。2月份以來,全國主要糧食期貨價格欲跌還漲:以白糖為例,該品種的芝加哥價格雖然遭遇了類似於2oo8年金融危機嚴冬時的深度暴跌,但中國價格受西南旱情支撐,並未出現暴跌;大連玉米價格、大連大豆價格、鄭州小麥價格等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價格更是以旱情為導火索,集體大漲,玉米主力合約價格截至3月31日收盤於1928元,大豆價格收盤於3888元,小麥價格收盤於228o元,與2月初相比,整體均呈現上攻態勢。

在旱情最嚴重的雲南省過半數的地州市,大米價格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另外,嚴重的乾旱造成江河水量銳減,進而影響到西南地區的水電供應。哪怕是重慶與四川也都不例外。

事實上,連日來的嚴重旱情已經使得不少西南地區飽受煎熬,部分水電機組幾近停產,各地水電電量大大低於歷史同期。隨之而來的是火電需求大幅攀升,電煤再一次吃緊,電廠電煤庫存也隨之緊張起來。在四川,部分電廠庫存量已低於7天的警戒線,而廣西,乾旱已致九成的水電陷入了“癱瘓”。為儘量支援西南,華中電網在國家電網排程下,組織了電力支援西南。其中,1oo萬千瓦電力來自江西、河南火電,1oo萬千瓦由三峽水電輸入。專家測算,乾旱至少會使全國6o以上的水電電遭受嚴重影響。資料表明,2oo9年西南五省(市、區)水電電量佔全國比重達到44。7。

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