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十四章 設計圖出來——定最終核准價(第2/3頁)
章節報錯
長再次坐上了前往鵝城的車。
坐在車上,餘長反思這個單子的得失,從年前初試水,到後面輕而易舉獲得房筱霖的清單,再有趙副約黃工,促成測試,演示,再到修改設計圖紙。
又有柴寧的點睛之筆。
這一路走來,是不是太順利,或者說運氣太好了一點。
餘長有點不敢相信,他心中有種患得患失的感覺,總覺得哪裡似乎還存在著問題。
按照預期的時間,週二的上午,修改後的圖紙和價格出來,趙副立馬給餘長複製了一份,道:“立馬安排做方案,本週五的向資金方提交專案核准金額。”
餘長看了一眼圖紙,有些專業性的地方,他不是很明白,但也不敢耽擱,立馬傳給了工程部和技術部的同事。
當天傳的設計圖紙,第二天下午方案就已經出來,在徵求餘長的建議後,工程部和技術部最終將價格核定在522萬。
看得出,黃工確實幫忙了,在數通板塊,設計原理,架構基本都趨近於銳捷的了,傾斜基本上達到80%,而安全模組,傾斜度也達到了70%。
這對價格的核定沒有多大幫助,但在招投標環節,可以拉開一定的技術分,招投標的分值,有時候僅差零點幾分,就可以決出勝負。
週五的上午,縣委督導辦公室,一共有五家公司參與了價格的核定。
而此次資方派出的是一名副總經理,甲方派出了四名代表。
價格核准採取,參照設計圖紙規格,價格中間者為最終核准價格。也就是說,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只要滿足圖紙設計要求,都能過關。
第一家報了550萬元,第二家報了460萬元,而餘長報了522萬元,另外兩家分別是536萬,468萬。餘長的報價趨於中間,最後以餘長的報價為最終核准價(攔標價)。
一般攔標價的核定由造價公司來定,但也不絕對,主要看資方和甲方的協調溝通。
攔標價定下來後,接下來就是招投標環節,也是最終的決勝環節。
控制一個專案一般分為五個步棸。
第一、控制採購代表:以此專案為例,採購代表包含:資方、甲方,甚至設計院也可計算在內。控制採購代表,指的是控制與客戶的關係;
第二、控制招標引數:以此專案為例,黃工的設計圖紙決定了引數大部分會採用餘長提供的,這間接增加了中標的機率;
第三、控制招標代理機構。根據國家政府採購法,具有招標代理資質的一般是當地的交易中心,以及招標公司。根據專案特點,金額,類別等而決定,是選擇交易中心還是招標公司。一般而言,如電腦、列印影印機、辦公傢俱等屬於政府集中採購目錄,總的採購金額如果不超過200萬則由交易中心受理,而超過200萬,則委託招標公司代理,但開標一般在當地的交易中心指定的開標室,採購方式實行公開招投標。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每個地方因為地域,人文,政策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也不恆定,直到2018年,全國重新修訂了政府採購法,才形成一個全國統一標準。
第四、控制評標委員會。評標委員會,根據專案金額由5人或者5人以上的基數人陣列成,專案金額越大,一般評委就越多。
第五、控制標書。想要中標,首先標書不能出問題,要能滿足招標檔案要求,不然即使引數是你的,但是商務條款這些你都不能滿足,那麼你的標書就廢了,何來中標。
餘長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透過資方想辦法做招標代理機構以及評標委員會的工作。
一般而言,在專案五控中,至少要控制其中兩個甚至更多,才有中標的可能性,而控制採購方和控制招標引數在整個環節顯得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