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七十六章 體制鬥爭(第3/4頁)
章節報錯
柴寧彙報的同時,也同樣向他彙報,並且儘可能尊重他的決策和領導,即使受到市場劃分不公平待遇,我也從來沒有任何怨言,同時我個人的業績也屬於政企部,這對黃視通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他排擠我,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他是銷售總監,自己不過是個業務員,沒有利益紛爭,自己的工作向柴寧彙報,是公司的決定,他排擠自己,不就是對著張天干?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黃視通的背後支撐是分管的副總經理王國立,但王國立是分管行政的副總,即使兩人合併在一起,也沒有能力和張天叫板吧?
張天是公司的一把手,手握人事權和財權,如果兩人和張天叫板,結局只有一個,必敗無疑。
難道針對餘長,只是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張天領導的不滿?但即使對張天不滿,在職場,在一把手面前,你是條龍也得潛伏,是頭虎也得趴著,這麼淺顯的道理,餘長都能想得通,作為部門總監的黃視通怎麼可能想不通?
和張天鬥,如果講結局,只有一條,那就是死路一條。
但是......突然,腦海中彷彿一道雷電劈過,如果王國立和黃視通針對的人不是張天,而是柴寧,那就另當別論了。
柴寧是總監,黃視通也是總監,兩人分屬不同部門,但行政級別一致,如果身為副總的王國立力挺黃視通針對柴寧,那麼此事極有可能會讓柴寧陷入不好境地。
想到這裡,餘長連忙道:“這事你我知道就行,千萬別說。否則只會惹來麻煩,如果真如你所說,那麼此事便上升到管理層鬥爭的層面了,不是我們這些小蝦米可以參與的。”
方琳點頭道:“放心吧,這話我只和你說,其他任何人我都沒提,也不會提。”
餘長放心,方琳不是嘴碎之人,她應該不會多事,但她告知自己這事,是為了自己好,當即向她道了聲謝,從天台下去的時候,已經見柴寧已經從張天辦公室出來。
餘長刻意看了她一眼,見其臉色並未有何不妥,當即放下心來,回到工位後,給柴寧發了條資訊,道:“我很好,我沒事。”
柴寧回覆了一個微笑的表情。
柴寧去找張天,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件事極有可能針對自己,他去找張天,自然是尋求張天的支援和力挺,張天自不必說,從私人情感,他會支援柴寧,從公司層面,會議上他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餘長並不知道張天之後如何處理此事,往後在公司再沒聽到奚落,嘲諷餘長的聲音,一切風平浪靜,迴歸到了最初的感覺。
時間來到了九月份,餘長依然有節奏地跑著三地市場,九月中旬的時候,在平城建設局張工的介紹下,餘長又獲知了一個專案資訊,這個專案不大,也就二十多萬。
這是平城農業局的一個專案,張工之所以知曉這個專案資訊,是因為他有個同學兼朋友在農業局,叫林平,剛好負責這件事。
在張工的邀約下,餘長安排了幾次酒席和活動,交流下來後,對方覺得餘長為人挺不錯,便將專案方案交給他來出。
這是農業局中心機房和運維繫統搬遷的工作,硬體涉及拼接屏、交換機、伺服器、中央精密空調、操作檯、硬碟錄影機等的搬遷,使用的輔材對應的有光纖、網線、跳線、轉接裝置等。
而軟體裝置涉及資料的遷移和除錯,穩定的評測和試執行,此外在經費預算足夠的前提下,餘長推薦在出口端增加一臺防火牆,防護出口端的安全。
林平在農業局屬於科室主任,他將餘長的建議彙報分管領導後,並未遇到阻力,很快便同意了餘長的方案,採取競爭性磋商的方式,最後以22.16萬的價格中標。
專案金額相對較小,餘長得來也比較容易,前後花費幾千元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