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十三章 專案轉折——柴大大的辦事不說事(第3/3頁)
章節報錯
,讓餘長先睡。
未想太多,回覆了讓其注意安全,有需要隨時電話後,餘長選擇休息。
二月中旬,鵝城還透著涼氣,不穿羽絨服根本頂不住鵝城的天氣。
做足了前期的工作,餘長對鵝城礦業集團已經有了初步瞭解,接下來他需要先找採購部,宣傳產品,提出痛點,挖掘需求,最後拿出解決方案。
再找財管科,瞭解年初預算和規劃。
餘長第一次拜訪採購部並不順利,採購部以年初還未做預算打發了餘長,餘長接著去了財管科,瞭解道一些資訊。
關於廠區,產房的裝置更新升級專案,涉及監控、應急廣播、消防廣播、網路改造等,去年就有人提了,但總部並未稽核透過。
問及緣由才知,是因為預算過高。
餘長問了財管科去年的預算是多少,財管科回覆是1800萬。
1800萬?確實過高了,按照園區產房和廠區以及行政區域的規劃,網路建設大概在250萬元,安全產品在80萬元,監控裝置在160萬元,應急廣播加消防廣播在140萬元。全部加在一起也才650萬不到。
而1800萬的預算,遠超正常預算價格的兩倍還多,總公司的人不是傻子,不透過此預算很正常。
此事肯定涉及利益牽扯,毋庸置疑,說明鵝城礦業的水也不淺。
“既然如此,今年想要透過預算方案,怕只能降低成本?”餘長遞了一支菸給財管科的負責人說道。
“那是,如果不降低成本,集團總部不可能會審批的。”
現在的國企採購大金額裝置,尤其是整合系統類的裝置,在採購前都會做市場詢價,然後讓造價公司組價,定價,最後才會拿出來招標。
集團型別的企業之前一直是黃視通負責,塔區他有幾個操作成功的典型案例,餘長藉機打電話給黃視通,一則藉機緩和兩人的關係,二則真心請教跑國企的經驗。
黃視通在電話中僅是給餘長講解了跑國企,要重點跑的幾個部門,其餘的多一點的資訊都沒有透露。
餘長在鵝城礦業集團耗了三天,除了採購科,財管科外,餘長還跑了安全保障部(網安部),但除了獲取一些基本的資訊外,沒有實質性進展。
見沒有進展,又臨近週末,選擇暫時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