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去翰林院裡學習,所以只有薛螭能夠這個時候等著薛老爺到京。
薛老爺路上早就收到信兒大兒子考了探花,於是馬不停蹄的趕了幾天的路。終於到了老宅,看到二兒子在等著自己,薛老爺下了馬車,和薛螭一道走進了老宅裡。
“爹,母親和寶釵還在梨香院,準備明天便搬回來。”薛螭對坐在大廳主位上喝茶休息的薛老爺說。薛老爺點點頭,問道:“你母親和你哥哥還有寶釵最近可好?”“都好。”薛螭答。“那就好,不管怎麼說,我們一家又可以團聚了。”薛老爺欣慰地笑了笑。
“爹,我跟您說個事兒。”薛螭忽然一副嚴肅的樣子說。“什麼事兒?”薛老爺有些好奇。“我準備去考武舉,您幫我在我母親那兒兜著點兒,我怕她不同意。”薛螭立刻恢復狗腿狀態,親手幫薛老爺斟茶,笑嘻嘻的說。“哦,你怕你母親不同意,倒不擔心我不同意?”薛老爺斜眼看了看眼巴巴看著他的兒子。“我這不相信您開明嗎,我習武也有十年了,這不是想下場試一試嘛。”薛螭笑著說,薛老爺在他眼裡一直是個在古代來說相對開明的父親,所以他才可以這樣和薛老爺這樣說話。“罷了,你既然想試就去吧,你也十四了,我們也不可能總護著你,你自己若能走出這條路,也算你的造化了。不過你小子得保護好自己個,那武舉上難免刀劍無眼,你要敢出點事兒,別說你娘了,我也不放過你。”薛老爺看著眼前開始高興的二兒子,又在最後加了一句。“放心,別對我那麼沒信心嘛,您兒子我什麼水平,您還不知道嗎?”薛螭仍是笑嘻嘻的樣子。“人外有人,你切不可自傲,還是注意著點兒。”薛老爺嚴肅的說。“兒子曉得。”薛螭也收起那副笑嘻嘻的樣子,正正經經的對薛老爺作了一個揖。
所以,在薛老爺和薛螭還有串通了薛蟠三人聯手隱瞞下,等到搬回老宅後一個多月後薛夫人才因為自己二兒子中了鄉試的武解元,才知道這個事兒。薛夫人真是有脾氣也沒處發了,又有薛老爺和薛蟠在旁邊滅火,最終,薛夫人還是同意了。不同意又能怎麼樣,一家三個男人都這個樣子,更何況薛老爺都沒反對,她能說什麼,只能不停的在小兒子耳邊嘮叨這著讓他注意安全。
本朝武舉在制度上有仿照文舉,不過也只仿照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項,鄉試之前沒有什麼特別的考試,況且因為本朝武將方面也多世襲,所以考武舉的人比文舉的人少,所以直接鄉試並無壓力,流程上也沒有文舉那麼繁瑣,所以薛螭一開始考鄉試的時候也得確實比較輕鬆的。
等到會試,薛螭就感覺到有點吃力,畢竟是全國各地選出來的武舉選手,有實力是一定的,不過當薛螭在會試場上真的看到蕭行天的時候,熱血一下子回來了。蕭行天看到他的時候還對他笑了笑,不過被他腦補為了挑釁。
本朝的會試,分兩場,初場為比試武藝,內容包括馬步射箭及刀槍劍戟、拳搏、擊刺等,第二場為文試,主要以各家兵法中的謀略為題做策論。而第一場又分十回合,全國各地將近一百八十名武舉人只有前一百名合格者才有資格進行筆試,而第二場則又要淘汰掉將近三十人,餘者也差不多和文舉一樣是板上定釘的武進士了,所以在會試場上,薛螭並沒有和蕭行天對上,直到會試成績出來,會元自然是蕭行天,薛螭是第二名。薛螭看著榜上緊挨著的兩個名字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感覺,畢竟沒有同臺競技,雖然兩人曾有過一次比賽,但當時的薛螭自然不能和現在比,所以薛螭十分希望能和蕭行天再進行一場比試。
武舉會試的陣勢也沒有弄得像文舉那麼大,除了一起考武舉的這些武舉人和朝中的將軍比較驚訝於會試前兩名的年齡之外,並沒引起什麼大風波。
武舉的殿試在會試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場就兵法天文地理的殿試論答,由皇帝和朝中的諸位將軍出題。不過因為只剩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