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弄清走後門真相(第3/4頁)
章節報錯
要有出息,要讓崔氏一直過好日子。
老鼠坊裡的貧窮令她不由沉默。她住在繁花似錦的坊市裡,從小到大幾乎沒見過什麼貧民。“貧民”二字,只活在她的“聽說”裡。今日親眼所見,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無力。她明白,這不是她能解決的事情。
王硯辭瞥了眼柳桑寧,見她瞧著街景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忽然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布塔族的習俗的?”
“我曾在書中看過。”柳桑寧回答得很快,“後來又找摩羅大師問過,他曾去過布塔族,所以說得更詳細些。”
柳桑寧說的“書”其實是摩羅大師自己的遊記,像布塔族這樣不起眼的部族,幾乎不會有人特意為它著書的。
王硯辭回想了許久,也不記得自己在哪本書上看見過介紹布塔族的。但聽到柳桑寧提到摩羅大師,他倒是有幾分興趣。
“你說的可是那位在靜安寺中的番邦高僧?”
柳桑寧點頭:“是。”
“你竟與他相熟?”王硯辭有些意外。
柳桑寧笑了:“我幼時便與摩羅大師相識了,他說我有慧根,我也喜歡同他說話,便經常去靜安寺找他玩。”
她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天真爛漫,倒顯現出幾分小女兒的嬌俏來。
正說著,王硯辭腳步停下:“到了。”
眼前是一扇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木門,並不寬大,就是老百姓最常住的屋子大小的門。王硯辭抬手叩響木門,不一會兒裡頭就傳來腳步聲,門“嘎吱”一聲被開啟,露出了一張柳桑寧熟悉的臉——
竟是顧安?!
柳桑寧微微張大嘴,下意識說道:“顧像胥,你也來看望袁像胥?”
顧安顯然也沒想到柳桑寧會與王硯辭一同來。他看向王硯辭,王硯辭用眼神向他示意,顧安接收到王硯辭的意思,才回答:“不是,我住這兒。”
柳桑寧嘴巴張得更大了。
等一起進了宅子,柳桑寧才發現原來不僅是顧安在,就連另一位實習像胥藺家安也在。平日裡他們三人在像胥科就十分交好,幾乎是形影不離。
柳桑寧見藺家安穿著常服,頓時也明白過來,她道:“你們三個,一起住在這裡?”
兩人點了點頭,這時袁碩一邊咳嗽一邊從屋子裡披了外裳出來,見到柳桑寧亦是一怔,隨即他調轉方向,嗖地回了屋子,過了一會兒才穿戴整齊地走了出來。
柳桑寧打量了一下他們居住的宅子,這是一座算得上逼仄的宅院。說是有院子,但整個院子大約也只有十來平,旁邊有一排屋子,大約三間,瞧著都不大。柳桑寧目測,這宅院比她在百官齋住的那套小院兒差不多大小。
她和春濃兩個人住在那兒都略顯擁擠,更何況他們是三個大男人?
再瞧這院中擺設,看著很是清貧。
“我們三個是從河東道的善堂一道出來的,我們寒窗苦讀十年,為的便是能出人頭地。”袁碩同柳桑寧解釋起三人為何一起居住的原因,“只是我們囊中羞澀,如今官職未定,我們也不想浪費太多銀錢在吃住上,所以就一起賃了這處房屋。”
不用他們說,柳桑寧也知道肯定是因為此處便宜。但令她在意的是“善堂”一詞,長安也有善堂,所謂善堂,便是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的地方,多是由本地的商賈官宦出錢維持。也就是說,袁碩三人竟是孤兒。
柳桑寧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王硯辭,然後問:“那你們與王大人,是如何相識的?”
袁碩道:“我們曾在城中遇到過王大人,那會兒我們身上銀錢被賊人搶去,已是身無分文。我身子骨不算好,那會兒還病了,沒有銀錢抓藥。於是我們三人便想著在街邊支一字攤,賣字寫信換些銅板。王大人見我字好,又見我病了,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