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我們還能動員上百萬官兵,僅民兵部隊就能動員數十萬人,加上臨時動員的民眾,肯定能夠湊齊這個數。主要問題還是裝備欠缺,沒有足夠的主戰裝備,人員再多也沒用。”
“那就只能調整防禦部署,採用新的防禦戰術。”
“什麼戰術?”羅耀武問了一句。
“東南軍在南京保衛戰中總結出來的戰術。”陳必時回答得非常乾脆。“雖然東南軍沒能守住南京,但是很多戰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增強地下防禦能力,充分利用城市內的高大建築物。與東南軍相比,東北軍有很多優勢,比如東北軍至少能夠湊出幾支像樣的裝甲反擊部隊。只要能夠合理應用這些作戰力量,再加上以城市為依託的防禦陣地,肯定能夠取得更好的結果。只不過,即便如此,東北軍的兵力仍然不太充足,畢竟北京與天津的城區範圍都要比南京大得多。”
羅耀武點了點頭,承認了這個問題。
“現在動員了多少民兵,以及多少民眾?”
“民兵的總規模在一百五十萬以上,而且還可以動員出這麼多民兵。戰鬥力都不錯,現在的民兵中,絕大部分都是跟隨東北軍從東北戰場上撤回來的,參與過東北戰場上的作戰行動,為主力部隊提供了有力支援,很多還上過戰場,有過實戰經驗,與正規軍的配合也比較到位。新動員的民兵正在接受培訓,我讓黎衛東負責這件事情,安排了幾千名教官,在各個地區就地培訓。相對而言,新動員的民兵在戰鬥素質上差了一些,不過士氣不成問題,積極性也很高。”
陳必時點了點頭,等著羅耀武說下去。
“民眾方面,沒辦法統計出確切數字,主要是很多民眾只參與防禦建設工作,並沒有隨同軍隊執行作戰任務。按照我的估計,從九月初開始,每天參與建設工作的民眾都在兩百萬人以上。”
“現在城區裡還有多少人?”
羅耀武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可不清楚。
“北京大概還有五百萬人,天津有三百萬人,另外在河北廊坊與鄰近幾個市縣,大概還有兩百萬到三百萬人,主要都是青壯年勞動力,以男性為主,也有不少女性,其他市民都按照計劃疏散到偏遠地區去了。”劉誠志回答了陳必時提出的問題。“在遷都之後,就有兩百多萬人去了大西南。”
“這麼多?”陳必時立即皺起了眉頭。
“全是中央機關工作人員、以及家屬,另外還有一些外地駐京辦的工作人員,其餘的就是外國使館人員。反正走得不少,光是安排人員轉移就花了一個多月,出動了好幾百趟列車與上萬臺汽車。”劉誠志苦笑了一下,說道,“當然,也不僅僅是政府工作人員,一些有門道的市民也設法去了大西南。”
“恐怕不僅僅有門道吧。”羅耀武插了一句。
“這麼說來,動員潛力還是滿大的嘛。”陳必時笑了笑,轉口說道,“不管怎麼說,得儘快動員起這些人員,至少得參與防禦建設工作,如果有足夠的武器裝備,還得武裝更多的民兵,能做到全民皆兵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這顯然不可能。”
“武器不夠?”
羅耀武苦笑了一下,朝劉誠志看了過去。
“武器不是問題,只是這種強制性的全面動員,需要最高統帥部批准。”劉誠志也苦笑了起來,“在此之前,我們就向最高統帥部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希望能夠在京津地區進行全面動員,武裝所有民眾。”
“沒批准?”
劉誠志點了點頭,說道:“當時正在與游擊隊談判,你也知道,上面對這種武裝平民的事情非常敏感,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在自掘墳墓,所以最高統帥部撥回了我們的請求,並且嚴禁擅自武裝平民。”
“現在提交的話,最高統帥部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