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可以說,黃真尹讓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衝鋒在前,就與韓軍主戰裝備的效能問題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不是韓軍掌握了絕對制空權,還擁有強大的火力優勢,加上持續兩年的饑荒讓朝鮮軍隊喪失了鬥志,恐怕這些問題早就不是問題,而是弗軍的災難。母庸置疑,韓軍的進攻也不會如此順暢。
這些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只是需要時間。
比如口存在的問題已經反應給了生產商。而早已開發出來的效能增強套件也已開始大批次生產,年底之前就能提供給前線部隊。
因為只是效能增強套件,不存在大規模改進的問題,所以不會對部隊的作戰行動造成影響,甚至不需要進行額外練。
可惜的是,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度假旅行”結束了。
真刀實槍上陣的時候,不知道韓軍頭號王牌部隊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做出這一部署的時候,黃真尹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讓集團軍壓了上去,把平壤的治安工作留給了跟在後面的預備隊。最重要的是,黃真尹讓在東面進攻的第二集團軍群加大了投入,以分擔集團軍與集團軍的壓力。
從這一部署也看得出來,黃真尹的目的仍然非常明確,即以攻打元山為重。
這一決策,與隨後由帕特里奇透過第八集團軍司令部發來的參考意見完全吻合,即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改變戰略目的,能否實現戰爭目的的關鍵不在安州,因此沒有必要在安州投入太多的主力部隊。
當然,戰爭永遠不是單方面的事情。
會不會像黃真尹與帕特里奇預料的那樣,韓軍繼續按照既定目標前進,順利打下至關重要的元山,還得看另外一方的行動。
在黃真尹調兵遣將的時候,遠在瀋陽的羅耀武也從第豐五集團軍發來的戰報中看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雖然受美韓聯軍電子干擾影響,羅耀武沒有能夠與前線部隊取得聯絡,連黎衛東都沒有能夠掌握確切的戰場情報,但是透過一三三旅發回來的戰報,兩位將軍都意識到,三營在安州方向上的反擊戰,已經點亮戰場,對韓軍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影響。在遞交給羅耀武的戰鬥報告中,黎衛東就明確提到,應該以安州為核心,在西部戰場上打一場小規模會戰,挫敗韓軍的銳氣!
羅耀武想要得到的,顯然不止這麼一點。
與挫敗韓軍銳氣比起來,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仗,遏制住韓軍的進攻勢頭,迫使美軍參戰才是真正的重點!
當然,肯定得在安州好好幹上一場,而且要打出點名堂來!
接到黎衛東打來的電話後,羅耀武當即就命令,儘快按照三營的要求,把物資與彈藥送上去,並且詢問三營還有沒有其他要求,做好向安州派遣預備隊的準備。因為韓軍猛攻安州已成定局,所以黎衛東並沒提出別的看法。
搞定這些後,羅耀武才靜下心來思考作戰行動。
因為李一帆派了一名高階情報官員過來協助羅耀武,而且把話說得很透徹,除了作戰行動之外,其他的麻煩都可以交給那個叫小李”的情報官員,所以羅耀武基本上不用考慮別的問題,能夠安下心來指揮作戰行動。
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戰局發展得太快,讓羅耀武都有點措手不及。一時之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將軍真有點老虎吃天,不知道從哪下口的感覺!
第十九章 死纏濫打
犬概是在基層部隊呆久了,即便考慮戰役層面的作戰行四,羅耀武也喜歡在一個較小的圈子裡徵詢意見,而不是擴大到整個參謀部。()
羅耀武身邊的這個小圈子,原本包括像薛華毅與黎衛東這樣的師長,還有像董文卓與霍弘光這樣的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