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的主戰裝備,難以在正面進攻中發揮作用。

照此計算的話,美日聯軍的實際作戰兵力還不到四十萬。

與之相比,僅東北軍的六個主力集團軍就有三十萬官兵,加上十多個素質過硬的新編集團軍,羅耀武手裡的可用兵力大約是美日聯軍可用兵力的兩倍。如果再算上長期部署在北京軍區的兩個主力集團軍與四個素質較好的新編集團軍,中**隊的兵力優勢更加明顯,防禦能力不言而寓。

當然,不能僅僅用兵力來衡量戰鬥力。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中**隊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更要命的是,在撤回關內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特別是政治上的因素,東北軍並沒及時獲得所需的主戰裝備,反而是由中央直接指揮的第三十八集團軍得到加強,導致真正用在防線上的作戰部隊缺乏持續作戰能力。

可以說,由此導致的戰鬥力下降,使得東北軍的處境非常艱難。

除此之外,美日聯軍仍然掌握著絕對制空權,至少在七月份之前,美軍的空中優勢仍然極為明顯。加上美軍艦隊已經能夠進入黃海北部,而且帕特里奇也確實將之前在東海南部活動的航母戰鬥群派了過來。

部署在六艘航母上的航空兵,相當於十多個機場駐紮的航空兵。

按照對地打擊能力計算,美國海軍提供的空中支援至少相當於一千架戰術戰鬥機。

因為有數個月的準備時間,又縮短了後勤補給線,加上美軍針對中**隊導彈部隊的打擊行動取得了重大進展,所以美國空軍能夠部署在東北戰場上,並且用於戰場支援的作戰飛機超過了三千架。

與之相比,中國空軍能夠投入的作戰飛機不會超過五百架。

這其中,真正能夠對美軍構成嚴重威脅的新式戰鬥機,即j…20的數量不到兩百架。

由此可見,美軍的空中優勢非常明顯。

事實上,即便在炮火方面,美軍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在增強給東北戰場的四個主力師中,除了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之外,另外三個師都是標準的重灌戰鬥師,就連第十山地師都擁有一個編制龐大的炮兵旅。當然,與其他地面部隊相比,第十山地師的炮兵非常特殊,主戰裝備是可以用uh…60直升機吊運的輕便火炮,沒有配備自行火炮與火箭炮。

最不能忽視的,肯定是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的炮兵旅。

作為美軍最強大的裝甲部隊,第一裝甲師在“升級”之後,其炮兵旅的規模幾乎擴充了一倍,裝備了近三百門自行榴彈炮與兩百多門火箭炮。在其他主力師,即便像第二騎兵師這樣的重灌部隊,炮兵旅的配備也少了三分之一,步兵師與機步師炮兵旅的編制規模更是隻有一半左右。

與之相比,東北軍因為沒有能夠得到及時補充,炮兵部隊的規模一直沒有得到恢復。

由此可見,美軍在戰鬥力上的優勢極為明顯。

事實上,就連日軍在編制上都超過了中**隊。

在各主要師團得到加強之後,日軍完全仿照美軍的編制方式組建了十二支王牌部隊,並且為這些部隊提供了全套配備,其中不少就是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雖然在編制規模上,日軍仍然不如美軍。比如日軍的裝甲師只相當於美軍的騎兵師,而日軍的機步師也只相當於美軍的步兵師。但是僅從裝備上看,日軍絕對不比美軍差多少。如果要說日軍有什麼重大缺陷的話,主要還是缺乏素質過硬的官兵。

要知道,打到現在,日軍的傷亡數字已經超過了七十萬。在臺海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總編制也就在二十萬左右,實際兵力還不到二十萬。就算在戰爭期間,日本動員了大批退役官兵,但是巨大的傷亡仍然使得日軍的素質嚴重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