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面生火做飯,自己帶了兩個衛士進去看。如果說天師觀的圍牆有些高大還算看得過眼,裡面的房屋就實在太不像話了,正中一處平地中間有一口井,井欄旁有個大石臺像是洗衣服的地方,井兩邊栽有幾棵不知名的大樹,看其年齡應該是修建道觀的同時栽的。平地後面挨圍牆處是一座大殿,說是大殿其實還沒有有些老財主家的堂屋高,一側是一排破敗的矮房,另一側種著幾處瓜蔓果蔬。
見有人進來大殿中出來兩個道士,一個三十來歲長得氣宇軒昂瞪著雙眼只是不說話,另外一個約有五六十歲頭髮都有些花白。老道士個小但聲音洪亮,他問道:“請問幾為軍爺到敝觀有何公幹?”
278 尋訪地眼
見老道士問自己這幾人的來意,侯良柱說:“既然知道我們是來公幹還囉嗦什麼?少問少管遇到問話好好回答配合調查就是你的本份。”
老道士說:“貧道是出家之人當然不會管俗家之事,再說官家的事也不是我師徒兩個能管的,只是聽到觀外人喊馬叫,想問一問需不需要幫助。”
劉僑似笑非笑地問道:“你這小道觀也就幾巴掌大,我們可是幾百人你能提供吃還是提供喝啊?”
老道士說:“敝觀香火不旺也沒有什麼出產,解決我師徒的衣食都很艱難更不要說幾百人的吃喝了,不過敝觀後面有一塊幾十畝的旱地,種不了稻子但草很多可以餵馬。”
劉僑跟侯良柱商量了一下說:“那就煩請貴高徒帶士兵去草地餵馬,我們在這裡看一看,吃喝等東西你也不必愁我們自己都帶的有,你只要好好回答我們的問題就行。”
老道士說:“如此甚好,幾位有什麼話儘管問,貧道也想知道這窮鄉僻壤的能有什麼可以引得幾百官爺前來,只是不知道你們要在這住多久?”
劉僑想了想說:“你肯配合的話也許幾天就好,如果完不成任務我就沒法子回去交差,到時候只得在此道觀出家拜你為師繼承你的衣缽。當然如果你肯配合且立了功,你這道觀今後的吃喝都不用愁。”
老道士一愣,好一陣才明白劉僑是在開玩笑,於是也笑著說:“立功受賞什麼的要看緣分,貧道不知是否有這緣分得到官爺的賞,只好先謝謝官爺了。敝觀雖然偏僻但是很有靈性一般人不知道,如果官爺真跟敝觀有緣貧道可以帶師收徒,直接就把觀主之位傳給你也無妨,現在先讓貧道盡地主之宜帶各位去各處看看,你們有什麼話儘管問貧道一定知無不言。”
這道觀雖小但還是面南而建,三人來到院子偏西邊的井邊,看了看井裡確實有水還有井邊上因為常年提水而磨撞的痕跡,劉僑暗想這地方不會是什麼地眼。又看了看井邊不遠處的一塊石臺,這石臺本是一整塊有些傾斜的石頭,下面有些斜墊了一塊小石頭墊平,上面的大面上可能最開始經過打磨,天長日久已經很光滑了,主人在這裡做洗衣服洗菜之類的事。劉僑不放心又蹲下看了看大小石頭之間的縫隙,下面什麼也沒有隻有一隻青蛙也蹲在那兒鼓著眼瞪著自己。
石臺再偏西的地勢較低,種著一些茄子、辣椒、冬瓜等蔬菜,再過去靠牆邊有一處草棚,估計是茅房靠近菜地方便施肥。劉僑轉過來看向對面東邊的一排矮房問道:“那一順房屋是作什麼用的?”
老道士跟著劉僑走來轉去心中正想著此人帶著兵馬來此做什麼,但又不好問只得跟在後面,見劉僑問自己房屋的事老道士說:“那一排是堆雜物和柴草的地方,這裡挨著山夏天和秋天得閒就上山撿柴,冬天和沒空時就拿出來燒。把頭偏大點的那一間是灶房,我們師徒煮飯燒水都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