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讓,山西商會和湖廣商會的兩個會長也非常滿意,覺得對商會中人也算有了交代。
收稅事務上商會退出了,造幣事務上商會也退出了,現在只剩下一個公路局事務和錢莊的放貸業務。對於有商人提出這兩項他們也退出時,聖學院的意見是現在不行,因為現在朝廷沒錢。假如有人真想退出,現在退出的人只能拿回一半銀子,三年後退出的可以拿回本金,五年後退出的可以多拿一半本金作利息。就是說假如有人出資一百萬兩,現在要退股就退其五十萬收回股份,三年後退股的能拿回一百萬本金,五年後退股的能拿回一百五十萬。
為了平息股東們對這事的不滿,朝廷允許股東們自己私下轉讓股份,也允許他們把家中見不得光的存銀分批換成銀元。朝廷原來只把稅銀和參股銀化了造銀幣,對來歷不明的走私銀不作兌換反而要嚴查,現在允許股東們分批兌換相當於幫他們洗黑錢,或者是允許他們在幫別人洗黑錢時撈一筆。對這種補償股東們心知肚明也不再計較,有的人還欣喜若狂。
明朝立國初期流動銀兩數並不多,到了天啟年間全國的銀兩總數大概翻了一翻多,多是從海外貿易中流回大明的。這些多出來的銀子幾乎都集中在商人手中,他們用生絲、茶葉、瓷器等換回了大量白銀,據說做這些生意的人家裡沒有一百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錢。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種桑種茶的多了種糧的必然就少,這也是大明這幾年發生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白銀流進大明,但大明朝廷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天啟看到這種情況後下旨造銀幣,逐漸要禁止銀幣以外的白銀流通。在造銀幣時只允許股本銀兩和稅收銀兩造幣,其餘的銀子要換銀幣不但要收兩成火耗還要收兩成稅,這讓很多家有存銀的人很是心慌。其實不僅僅是有存銀的人心慌,朝廷也有些擔心,擔心這些有錢人私下造幣或者乾脆作亂反對。現在趁著給股東們一些補償,順便把這事作個了斷,不能收到走私稅至少能收到兩成火耗也不虧。
在錢莊的放貸利息上,政務院再次通告將兩分利封頂的利息降為一分利封頂。至於那些說淡季虧損旺季被封頂平均下來沒賺頭的商人,朝廷不作理會,就一句話覺得虧你可以不做。
在這些互相妥協退讓過程中,朝廷確定了與商人之間的新關係。商人有了商戶的身份,根據在工商局登記的資本和專案進行經營活動,便於收稅和便於管理,使商業活動均衡發展,避免出現在某些專案上群進群出,而某些專案上又無人問津的現象。所有人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重視和回覆,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是滿意的,唯獨在公路局的問題上有一點心結。
路商局和錢莊是天啟當時搞的,總金額有六千萬兩但號稱一萬萬兩,現在被剝來剝去只剩下放在中央錢莊裡的銀元和公路局的專案。六千萬銀子收取了一成火耗又提前發了些讓股東們高興了兩天的利息,現在只有五千萬了,這還是大家心疼自己的錢只收實際火耗的結果。錢莊的放貸利息降為一分後,贏利能力大為下降,公路局更是個只見投入看不到產出的無底洞,也就是說風光一時的路商局和中央錢莊現在成了個爛攤子。
聽到這個結果很多人都心慌了,南北商會的人沒有辦法加上得到了補償還好些,持股的朝中官員、諸多皇族都有些心急如焚,紛紛前來打探訊息。戶部的態度不明,因為他們只出了五百萬,還有五百萬是跟天啟借的,打的就是撿來娃兒用腳踢的主意,想的就是大不了把股份劃給天啟。當鄭老貴妃和李康妃派人來向皇后打探了幾次訊息後,天啟才知道爛攤子又推給了自己這個創始人身上了。
當政務院幾天後才把經過呈報上來時,天啟也不好說什麼,因為這是他自己要求說沒大事十天一報,偷懶就要付出偷懶的代價。政務院把責任退到了聖學院身上,說這一切都是聖學院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