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下策,遣將四出,分擾南北。
這些情報對太平軍來說也是高度機密的,但有了前期滲進去的影子,這機密也就變成了楊猛手中的情報。
現在的天京,主導軍事的是東王楊秀清,這位選擇了將上中兩策合併,兵分兩路,一路圖中原,一路圖江南,太平軍的情報差不多都擺在了左宗棠的面前,接下來的分析結果,就是決定前程的東西了。
將情報大致看了一遍之後,左宗棠並沒有繼續看定都的情報,而是拿起了之前的太平軍北伐與西征的情報,又仔細的看了兩遍,才繼續拿起了定都的情報。
“三爺,這楊秀清不簡單啊!兵分兩路,雖說不是妙招,但長毛賊與朝廷之間的勝負,勉強可以說是五五平分,雖說太平軍稍微弱了一些,但弱的並不是太多。
兵分兩路,西征與北伐,打得好就是妙招,打不好就是昏招。”
雖說嘴上說是妙招,但左宗棠的心裡並不看好長毛賊的北伐隊伍,雖說林吉李三人都是悍將,但依著在湖南、湖北、安徽的戰法,長毛賊若是這麼北伐的話,必敗無疑。
南方雖說是朝廷的財稅之地,但滿人並不多,朝廷的控制力,也不似想象中的那麼森嚴,相對於南方北方才是朝廷的根基之地,甘陝直魯豫、蒙古東三省,長毛賊想跟南方一樣,越打人數越多,很難!
至於西征的隊伍,委實是不錯的決策,長毛賊起於兩廣,如今正是回頭四顧的時候,只可惜西征的人馬太少,兩萬餘,看著是不少,但相對於兩湖和安徽的數百城池來說,就有些杯水車薪了。
左騾子的分析大體不差,但楊猛並不滿意,他不滿意的不是左騾子的本事,而是遮遮掩掩。
“打得好是妙招,打不好就是昏招,這車軲轆話好說不好聽吶!左騾子你說我是把這西征、北伐看成是妙招呢?還是昏招呢?”
說話不交底兒,左騾子的分析,乍一聽,很是能迷惑人,但回頭一想,他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打得好是妙招,打不好就是昏招,難不成還有一個半昏半妙的招數?
“三爺智珠在握,何苦讓左季高操勞呢?”
“這不叫操勞,這叫展示,你不把你的真本事拿出來,老子怎麼用你,聽說你跟張亮基說過,不做督撫便做知縣,你盡說些車軲轆話,老子是捧你做督撫呢?還是捧你做知縣?”
楊猛說完這話,左宗棠也是一臉的苦笑,與張亮基說話的時候,左宗棠覺得身邊沒外人,可不曾想,這話也進了楊老三的耳中,看來他謀算自己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七章 昏招與妙招(下)
“怎麼?三爺不打算留我在幕中效力?”
楊老三的話,又讓左宗棠詫異了,本以為楊老三留下自己,是讓自己在他幕中效力,可聽這話的意思,他是要捧自己上位吶!
“你?留在幕中效力?雅月拿面咱們自產的水銀鏡子來,讓左騾子好好瞧瞧他那副尊榮,留你在身邊,吃飯都吃的少!”
楊猛這話說的實在,也說的左騾子有些尷尬,他都四十多了,就是二十多的時候,也不是個翩翩少年的樣子,他左騾子長得雖不算醜陋,但也與英挺不沾邊。
古雅月掩嘴輕笑,遞上來一面尺許見方,老銀鑲邊的玻璃鏡,藉著明亮的燭火,左騾子也細細的看了自己的老臉,確實不漂亮啊!
“呃……三爺,您打算怎麼捧左季高呢?”
玩笑開完了,左宗棠放下了手裡的玻璃鏡,打算跟楊老三正經談買賣了。
“若要論科舉的話,你左季高就是個倒黴蛋兒!走這條路,你這輩子是走不通了,現在太平軍肆虐,唯有軍功才是最好的路子。
武漢三鎮,你是別想了,那份挑起滿漢爭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