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魯肅大踏步走出營門。魯肅和關羽各自帶著諸將,來到距離雙方陣營各有100步的地方。沒有士兵,諸將各帶單刀赴會。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單刀會”。

魯肅首先發難,斥責關羽說:“我們本來把土地借給你們,是因為當初你們軍敗遠來,沒有落腳之地。現在你們已經得到益州,我們並沒要求完全歸還,只是要求你歸還三郡而已,你們卻不答應!”

關羽說:“烏林之役,左將軍(劉備)身在軍中,睡覺也不脫鎧甲,合力破曹,難道沒有功勞?難道不該獲得一塊土地嗎?你今天怎麼來收土地呢!”

魯肅抬高聲音說:“錯!當初我與豫州(劉備曾經被朝廷任命為豫州牧)在長坂見面的時候,他的軍隊還不如一個校尉帶領的多,山窮水盡,垂頭喪氣,只想遠奔蒼梧。我們的主上可憐他沒有處所,就不吝惜將土地和人口借給他寄身,來幫助他渡過難關,可是他自私自利,虛情假意,背叛恩德,破壞同盟。現在你們已經得了益州,卻又想吞併荊州的領土,這事兒放在老百姓身上也做不出來,偏偏統管一方的劉備做出來了!”

要不是看在劉備是皇族的份兒上,魯肅在關羽面前差點要大罵劉備祖宗了。魯肅確實是憋了一肚子火,他直接警告關羽說:“我聽說過,貪婪而背信棄義的人必定會招致禍患。都是擔當重任的人,你們卻不能明白事理來處理事情,用道義來輔佐朝廷,卻負恃弱小的軍隊,不自量力地來與我們無理爭奪……”說到這裡,魯肅終於停頓了一下,和緩一下語氣,以諄諄教導的語氣說:“師曲為老,你們這樣做又能得到什麼呢?”

關羽無言以答,單刀會變成了魯肅對劉備的單方譴責。單刀會,魯肅的表現堪稱完美,過程完美,結果完美。《三國演義》徹底顛覆了歷史真相,將單刀會寫成了關羽的英雄表演,而魯肅卻窩窩囊囊,縮手縮腳。

弱國無外交。關羽之所以在單刀會上一副窩囊樣兒,是因為劉備不敢與東吳來硬的。曹操在這時打敗漢中的張魯守軍,攻佔南鄭,盡得漢中,直接威脅益州。劉備無力兩面對敵,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向東吳妥協。於是,雙方以湘水為界分割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三郡劃入孫權版圖,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仍為劉備地盤。單刀會的結果,就是劉備失去了湘水以東和沿江的土地,而且劉備在荊州的地盤就像是在東吳面前敞開大門,無法設防,為後來呂蒙擊敗關羽和陸遜夷陵之戰打敗劉備提供了地利。

可是,孫權看不到魯肅在單刀會上的完美表現,他悔恨當初聽了魯肅而沒有聽周瑜和呂範的,放走劉備,才導致劉備越來越強大,最終到了和劉備一方在單刀會上談判的地步。他悵惘地想:“要是魯肅不那麼包庇劉備,關羽這個武夫有資格和江東談判嗎?”

一陣急促忙亂的腳步聲打亂了他的思緒。信使急報:“魯肅先生病重,臥床不起!”

孫權嘆口氣,憂傷地對呂蒙說:“這麼些年,子敬其實過得很苦啊!”

蓋棺未能定論——

“魯肅的心裡比我還苦。”周瑜活著的時候,常常對孫權這樣說。

周瑜的苦,是兩個兒子的事情。長子周循是一個病秧子,一陣風吹來就要倒下的樣子;次子周胤,身體倒是沒問題,但是品德、心性有問題。後來,周循早卒,再後來周胤因為犯錯誤被流放。

“我起碼有兩個兒子,”周瑜說,“子敬至今尚無子嗣,恐怕是這一點讓他抬不起頭來。”

中國有句老話,說人生三大痛,莫過於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可是魯肅是剛剛出生就喪父,那是怎樣的痛苦呢?何況,是在顛沛流離的亂世!更讓魯肅難堪的是他已經是奔向五十歲的人了,卻始終沒有兒子。生個兒子,真是比打仗還難的事情啊!《孟子》上說:“不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