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軍跟魔族先遣斥侯接戰的第一人,在魔兵殺至滄稜城之前,就受了重創,逃回滄稜城中。
九原塞防線崩潰,南襲魔兵又如此強悍,實力弱小的滄稜城絕不可守,守軍將領都不道胎初期的修為,與大小宗族倉皇逃出滄稜城時,黎永昌也帶著弟子護送家人出城南逃。
在魔兵接近時,絕大多數的守軍將領以及宗族玄修,最後都選擇放棄不能御劍或御氣飛行、又沒有靈禽戰騎脫逃的族人逃跑,黎永昌迫於形勢,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沒有修為的家人,被當成牲口一般,趕回滄稜城中。
不過黎永昌雖然身上傷勢很嚴重,但事後還是帶著兩名弟子冒死潛回滄稜城中,想尋找機會將家人救出去。
而其他十多闢靈境玄修,有人甚至是天鶴宗的外門道院弟子,也主要都是因為捨不得放棄那些無法逃命的家人而留在滄稜城中……
黎永昌雖然不是守軍主將,卻是守軍目前留在城內的最高階別將領,而且身為守軍哨營統制,此時還能留在城中,雖然沒有救全城軍民的妄想,但膽氣也足以令人敬佩——其他十數闢靈境,也差不多有半數在軍中任職,他們跟黎永昌一樣,都是寒門出身,以致到最後連帶著最嫡親家人逃跑的靈禽戰騎都沒有。
陳海相信他們這樣的人,有可能在一個時辰內,最大限度將五六萬守軍組織起來;而在扛過第一波攻勢之後,他還要依賴黎永昌這樣的人,不斷將城中凡民裡那些敢戰的壯勇組織起來,送上戰場。
陳海從懷裡取出十數枚天道汲靈丹,讓黎永昌他們服下,之後就單獨留下黎永昌,讓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將城中分散的兵卒往北城聚集。
天道汲靈丹與能恢復靈元法力的汲靈丹相比,就多了兩個字,卻有云壤之別。
天道汲靈丹的丹方,跟普通的汲靈丹相差無幾,就是在每煉製一爐汲靈丹時,會添入一枚真龍涎息丹,這十數人服下天道汲靈丹只要能熬過此戰,根骨至少能比以往提升一個層次。
陳海單獨留在黎永昌,將實情告訴他:“我們過來並非單是救你們十數人的家小逃離虎口,更多是希望跟元陽宗掌教秦虎山、太上長老餘蒼會合之力,能在東線支撐更多的時間,以便滄稜等城的軍民,能有機會西撤——也就是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也只能給你們提供一線機會,而滄稜城以東的軍民最終能有多少逃出去,最樂觀的估計,可能也不會超過四五分之一,但就是這四五分之一的機會,也必須是你們拿命去拼、去爭……”
黎永昌雖然理解不了陳海那個層次的修為及實力到底有多強大,但他作為紫虛宗的內門弟子,到郡府道院擔任執事多年,又在守軍擔任將職,見識遠非凡民相比。
他知道陳海他們千餘人,實非城外萬餘魔兵的對手,更何況九原缺口已經開啟,而東線魔兵主力雖然被堵住,但大量的翼魔等飛種魔種,還是能快速越過室韋山,戰事打下去,魔兵只會越打越強。
黎永昌想不出應對之策,只是堅定的面對陳海的凝視,矢志捨命聽從調遣。
“我們未必沒有贏的機會,三百萬凡民未必沒有生路,但這機會、這生路,必需從屍山血海中奪。”陳海長嘆一聲,將周溫韋、陳正卿以及十名營校都喊過來,講解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大魔君巫真手下一萬青鱗魔近衛太強了,魔侯、魔將級的存在,並不比他們道丹境強者稍少,也就意味著一旦被魔兵近身,天鶴宗千餘御禽弟子肯定支撐不了多久,就會被紛紛斃殺,但是他們又必須守住城牆一線,不能讓魔兵殺入城中。
一旦讓魔兵殺入城中,不要說大魔君巫真手下巫魔,能有機會借用城中凡民血肉佈下血煉魔陣了,大魔君巫真用魔訣吸噬凡民血肉精華,再殺出剛才那一道魔斬,他們這邊要死傷多少,才能硬扛住,陳海手裡又有多少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