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薩前,從地上撿起紙條;韓玲玲和左向東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繞著觀音菩薩轉了一圈,他們想知道是誰扔這張紙條的。遺憾的是大殿裡面只有三個尼姑,她們都站在大殿的門口的一張香案旁整理經書。
三個人中,沒有大家熟悉的面孔。
劉大羽開啟紙條,上面寫著兩行字:東門鎮油坊巷187號。
這顯然是一個地址。寫紙條的人的目的是讓同志們到東門鎮油坊巷187號去,到底去找誰,也許到地方就知道了。
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個地址,但足以讓同志們興奮不已,很顯然,寫紙條的人肯定知道一些情況,這說明同志們到鳴晨寺來是來對了。
紙條上的字,是柳體小楷,這說明寫紙條的人文化層次比較高,至少說明此人是練過毛筆字的。
現在,有三件事情擺在同志們的面前,第一件事情是到靜平的父母見一面,確認一下日記本、鋼筆和書包的事情;第二件事情是到東門鎮油坊巷187號去;第三件事情是尋覓寫紙條的人。
110。 第二十九章 老西院改作民宅 老人家願意領路
眼下,做第三件事情有一定的難度,尋找此人,就要請寺院中的人辨認筆跡,這樣勢必會驚動寺院中的所有人,如果問題就出在鳴晨寺的話,那就會打草驚蛇,這樣一來,寫紙條的人就會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這大概就是寫紙條的人不願意拋頭露面的主要原因。
那麼,寫紙條的人為什麼不明說呢?大家一時很難想明白。
所以,眼下,歐陽平只能做前兩件事情。
於是,歐陽平決定兵分兩路:歐陽平和左向東到煉家去;陳杰和韓玲玲到東門鎮油坊巷187號;劉大羽留守寺院,劉大羽的任務是到寺院各處去轉轉,熟悉一下環境,這對接下來的刑偵工作非常重要。
三點鐘左右,四個人走出鳴晨寺。
汽車在中華門城堡停下,歐陽平和左向東轉乘公交車到彭家大院。陳杰和韓玲玲驅車到東門鎮去。看過河馬作品的人都知道,東門鎮在江北。那是江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鎮,小鎮上大部分是明清建築,這是一個三面靠山,一面臨水的古鎮。
東門鎮東西走向的街道有三條,中間一條叫左所大街,東到魚市口,西到響水橋,前面一條街叫東門前街,後面一條街叫東門后街;南北走向的街道只有一條,名字叫魚市街,這?無?錯?小說 M。quleDU。cOM條街道北到泰山廟,南到古城牆。
油坊巷就在魚市街和東門前街的交匯處。前面提到的魚市口是左所大街和魚市街的交匯處。魚市口是古鎮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這裡商賈雲集,在魚市口附近有戲院,也有電影院,戲院就在油坊巷裡面,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戲院,梅蘭芳曾經在這個戲院唱過戲。
187號其實就是當年的戲院,一九六六年之後,傳統京劇被現代京劇所取代,戲院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後來,戲院被改造了成了居民住宅,戲院原來的頂棚被掀掉了,戲院的包廂變成了一間一間宿舍。
陳杰和韓玲玲走進院門,迎頭碰到一個年近古稀的老太太,她的右手臂上挎著一個竹籃子,竹籃子裡面放著幾個罐子,罐子裡面分別放著西瓜子,葵花籽,花生米,蠶豆。老人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背也有點駝。
“請問大娘,187號在什麼地方?”
院子裡面住著不少戶人家,本來就不大的院子被隔成了好幾塊。
老太太很熱情:“我領你們去。”
兩個人跟在老太太的身後朝院子裡面走去。
陳杰接過老太太手臂上的籃子:“大娘,您高壽啊?”
“六十八了。”
“六十八,身子骨還這麼硬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