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袖裡乾坤轉(第2/2頁)
章節報錯
活暗活了。讓梁景辦這些事情,趙構還是很放心的。
其間,趙構還給龍一發出了一條單獨的指令,嚴密監視西軍動向,如果西軍不從指揮,趁機圖謀,可執行“斷劍”行動。
範致虛的中軍大營,和他的前鋒錢蓋部,幾乎是同時接到的趙構大帥府的軍令。只不過,範致虛和唐重、孫紹遠簡單商議後,也只是回函,表示服從大帥府軍令,至於劉浩的前敵總指揮,孫紹遠回覆道:“敵情瞬息萬變,恐聯絡不及,我部自當便宜行事,同時諮文劉軍團長知曉……”他根本沒有將劉浩的前敵總指揮當一回事兒,也沒有弄明白劉浩前敵總指揮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位角色。
劉浩接到趙構的軍令,首先傳令汪正奇部,聯絡西軍錢蓋,說明情況,以免發生誤會,並且將大帥府軍令傳達給錢蓋,讓他服從汪正奇的命令。隨後,派出專使,在三名龍衛護送下,前往迎接範致虛的中軍,在清遠、一帶等候,因為,範致虛無論走那條線,清遠是他的必經之地。
劉浩關鍵在琢磨趙構的第二條指令,保護好官家性命為第一,寧肯放棄計劃,也不能讓官家和太子受到威脅和傷害。
兩軍對壘,刀槍無眼,都在所難免。但從開始到現在,大帥並沒有下達任何一道必須做到的軍令。自己雖然人馬不佔優勢,但如果趙構下令必須將官家和太子解救出來,劉浩手底下可是三個軍,加兩個師,將近六萬人,全殲完顏宗翰西路軍有困難,但集中六萬人救幾個人,加上還有一百龍衛,劉浩有信心完成任務。
但劉浩想來想去,結合趙構平時的風格做派,這次軍事行動,怎麼也不像王爺手法。西軍的到來,反倒是又接到新的軍令,穩妥、謹慎為主。西軍再不濟,也曾是大宋精銳,只有錦上添花的事兒,為什麼反而大帥更有點不放心呢?
回想起大帥當初在大名府召見各軍軍團長的時候,曾反覆講過這樣一段話:“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是政治的繼續。戰爭離不開政治,政治必須貫徹於戰爭中……”
政治、政治……官家、太子……
劉浩腦海中靈光一閃,瞬間就明白了,也嚇出了一身冷汗。算是徹底明白了趙構的戰略意圖,也明白了為什麼這麼著急。“這是大帥怕西軍來搗亂,壞了王爺的大事!”
想到這裡,全盤的軍事行動的政治目的已經在劉浩的大腦裡完全呈現出來,“迷魂陣”,這是劉浩腦子了的第一個念頭,好傢伙,不僅迷魂了完顏宗翰,也差點迷魂住自己。
這個戰爭目的,趙構不能明說,得靠理解和感悟,劉浩這才明白大帥派自己擔任西路軍總指揮的真正意圖,還好,自己及時清醒過來,如果把大帥的意圖弄擰了,真要下令全軍行動,戰事一但開打,可就不好控制了。
劉浩開始下令,命令汪正奇部按兵不動,監視錢蓋為主。高世舉部牽制耶律餘睹部,放棄雁門關伏擊計劃,變為監視為主。
第三軍劉勇所部,監視完顏宗翰大軍,軍事計劃取消,無令不得擅動一兵一卒。
劉浩能得到趙構的信任,很大程度在於,劉浩是難得的打仗動腦筋、站位比較高的人才,很有政治敏銳性。劉浩能迅速從趙構給出的一系列命令中,結合他們西路軍現在的局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趙構想要的,才是要做的。
劉浩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範致虛部,但如果沒有劉浩軍團的配合,只靠範致虛的人馬,根本撼不動完顏宗翰的大軍。要想在五六萬大軍中,把人劫走,那是不可能的,要是真有那個戰力,怎會十幾萬人,硬生生被婁室的一萬多人擋在潼關這麼長時間,寸步難進。
但都沒有想到完顏希尹的一招主動“投懷送抱”,竟然打亂了所有人的部署,千算萬算,還是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