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選擇見沮授的地方,是在臥虎城後方的太行山麓之巔。從這裡,看以俯瞰臥虎城的全貌,山頂修建有專門供遊人休憩的涼亭,也算是臥虎城一處有名的景點。

沮授來之前,李儒已經在典韋的陪同下,先見過了沮授一面,並且將最近刊發的幾份《晉報》帶給了沮授。李儒為什麼不帶上袁紹的“認罪書”呢?

因為以沮授的智商,絕對會分析到認罪書上那鮮紅的指印肯定不是袁紹自願摁上去的,儘管認罪書中指控袁紹的種種罪行基本上都是有理有據,但強人所難的事情還是沮授從心理上難以接受的。

對待沮授,最難攻克的便是他心理上的第一道防線,所以趙興定下的計劃非常細緻入微,連要不要李儒帶著袁紹的“認罪書”這種細節都想到了。

那麼,趙興為什麼要讓李儒首先去見一次沮授呢?實際上,這是趙興不著痕跡地對沮授進行的一次心理暗示。李儒作為董卓的第一謀士,身份與沮授非常相似,如今卻成為趙興的貼身謀士。讓李儒以自己的經歷去先勸說幾句沮授,雖然不見得會讓沮授立即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卻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果然,當沮授見到李儒,默默地看過《晉報》上老百姓關於如何處置袁紹的議論之後,人明顯變得焦慮和煩躁不安起來。沮授之所以焦慮,那是因為他在擔憂袁紹的命運;至於為何會煩躁,那是他在思考自己今後的出路。

大家都是明白人,當李儒自報姓名之後,沮授便立即想到了這是趙興對他的一種暗示,言外之意便是連董卓的部下我都能夠重用,只要你願意歸順,那結果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沮授心裡比誰都清楚,趙興輕易絕對不會殺他,因為當初趙興在黃縣與他見面時,曾經非常熱情地邀請他一同前往上黨。但是出於對名聲的愛惜,以及那種多多少少的屈辱感,沮授又放不下思想上的包袱,輕易地答應趙興的招攬。

當時沮授問李儒:“袁公如今可好?”

李儒如實回答:“身體康健,只不過這幾日心情似乎不大好,想必是因為見過主公一面之後造成的。”李儒的話裡有話,意思是提醒沮授,袁紹的命運現在很堪憂。

沮授點點頭,然後嘆了一口氣,問李儒:“在下想問文優兄一句,以你之見,趙太傅會如何處置袁公?”

第193卷 第1541節:當年收了個義子(15)

李儒沉思片刻,回答說:“一切皆有可能,是生是死卻是取決於共與(沮授字)兄和其他幾位袁公的舊部。”

沮授慢慢咀嚼著李儒的話,最後問道:“趙太傅可曾拖你給我帶什麼話沒有?”

李儒答曰:“主公讓我前來邀請共與兄過兩日之後,與他同遊太行山清風嶺。”

李儒與沮授的第一次見面就此結束,雖然兩人都未曾談及某個敏感的話題,但是效果卻非常明顯,這從後來趙興見到沮授時,他的反應便能看出來。

時間已到涼爽的中秋時分,趙興與沮授二人拾階而上,沿著蜿蜒盤旋的山中石梯向上攀爬,不多時沮授的額頭鬢角之間便隱隱泛出一些汗水來。

趙興輕鬆地停下向上攀登的腳步,然後轉頭對沮授說:“共與先生如今的身體可是令人擔憂啊,臥虎城內如今正好有兩位超凡入聖的大醫者,過幾日便去讓他們給你調養一番!”

沮授微笑點頭,說:“我倒是在前來上黨的海船上見過其中一位,仲景先生的醫術和人品果然是天下少見。”

一路上,趙興閉口不談招攬之事,只是走走停停地耐心向沮授介紹著遠處山腳下的臥虎城,過了兩個多時辰,他們終於接近了山頂。

隱約可以看見山頂涼亭的時候,趙興忽然駐足不前,他轉頭對沮授說道:“共與先生,山頂涼亭之內有舊友正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