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地回答:“吾王神威,前車師不敢有半點二心!”
安撫好了受到過度驚嚇的車師人,趙興立即率領五萬騎兵離開西域長史府,一刻不停留地向玉門關疾速行軍。
既然他已經提前使用了“平西王”的名號,這西域長史府治所的勞什子稱謂便被扔到了一邊。臨走之前,他已經重新給此地取了個名字,叫做驪威城,與“立威”諧音,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前車師國也被取消了國號,直接將前後車師國所在的範圍劃為車師郡,首任太守由即將趕來的老將方悅擔任。
儘管朝廷還壓根不知道也不會願意封趙興為“平西王”,但他這自封之王早在來西域之前,便暗中讓人制作好了金印、王璽等宣示權力的東西。所以當氣喘吁吁的方悅在半道上與趙興會師,接過趙興遞過來的委任書之後,他一時竟然搞不清楚大漢什麼時候又多了一位牛逼叉拉的“平西王”。
趙興之所以這麼著急便拿出了等同謀逆造反的金印、王璽,而且還名目張膽地委任方悅為車師郡的太守,只因為他急於返回關內處理一件大事。
這件對於晉國而言可謂十分重大的事情,趙興已經等了很久。他有絕對的把握和信心,這次一定逼著朝廷答應給自己封王,所以提前走馬上任也算不得什麼。比起提前自封這件事情而言,趙興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如果讓朝廷知道了,才會被人扣上更加大逆不道的帽子。
除了綠帽子以外,趙興不介意別人給自己頭上戴許多的帽子,甚至包括“亂臣賊子、奸佞、國賊”等等明顯帶有侮蔑之意的帽子,他都會笑納下來。但最近朝廷給他扣上的一頂帽子實在太過詭異,甚至於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趙興費盡力氣從幷州和涼州方向抽調兵力,甚至連關羽都大張旗鼓地率軍出了玉門關,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讓駐守長安的皇甫嵩父子動手。而皇甫嵩父子在出兵攻打晉國或者涼國之前,肯定是要讓朝廷給自己定個罪名才行,否則豈不是成了師出無名了。
按照趙興的推測,朝廷如今能打的主意無非就是逼迫晉國交出魏延和被俘虜的一萬多北軍將士,而晉國肯定是不會同意的。接下來朝廷便以此為藉口,然後派兵前去攻打晉國,而晉國最容易受到攻擊的位置正好是長安北面的上郡。
從暗影隊員送來的緊急情報來看,皇甫嵩父子趁著涼國方向無兵可用,已經向上郡方向發起了攻擊。而遠在冀州鄴城的張飛,也趁著正面戰場上的黑山軍忽然消失,向廣平一帶發起了攻勢。
第208卷 第1660節:司馬懿的兩張牌 (6)
張飛的行動明顯是為皇甫嵩的西線做掩護,意圖吸引晉國方向派出兵力支援,導致派往西線防守的兵力不足。而如果徐晃不上當的話,那麼東線就會成為主戰場,張飛趁機收復冀州大片的土地。
第六六二章只為動手找藉口
朝廷給趙興頭上扣下的最新罪名是:謀害先皇、挾持皇子,擁兵自重、陰謀篡逆。
作為人證的,是漢靈帝當年身邊的十常侍之一,宦官郭勝;作為人證的,還有僥倖逃出趙興魔掌的小皇子劉闐。
郭勝不是跟著劉闐去了蜀中嗎?沒錯,他和劉闐當年確實是被張翼和孟達二人帶回了蜀中,而且還被司馬家非常嚴密地保護了起來。
既然這次他和劉闐終於浮出了水面,而且一起揭發趙興乃是當年害死先皇,並且挾持皇子的罪魁禍首,自然是得到了司馬家的暗中授意。這樣看來,益州的司馬氏這次還是沒能忍住,準備與朝廷一起向趙興動手了。
“官”字兩張口,自然是權力大的說了算。有一位皇子和先皇身邊的太監作證,趙興謀害先皇的罪名基本上就可以“成立”了。至於說他挾持皇子的罪過,就是沒有人出來指證,大家都會選擇相信,因為晉王和涼王的受封實在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