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座新城的汙水排放系統引向與玉龍湖完全相反的方向,而且最終讓這些汙水流淌到乾涸的沙漠之中,經過地底下的沙土層層過濾,這些水抵達地下暗河的時候,已經變得乾淨許多。”

才女蔡琰聽到這裡,問了一個很專業的問題:“雖然玉龍湖儲水量十分可觀,但畢竟總量有限。若是不加限制地擴張敦煌新城,將來總有湖水難以滿足城內百姓用水的時候,到了那時又該如何應對?”

第199卷 第1591節:岔了輩分豈能幹 (11)

趙興被蔡妹妹這個很有前瞻性的問題撥動了心絃,他靜靜地佇立在湖邊,別人還以為他是在思考,實際上此刻他的心思卻已經回到了曾經的過去,或者說曾經的未來。

趙興想到了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的帝都,因為人口急劇膨脹,飲水問題成了老大難,不得不花費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修建“南水北調”的工程。只是當人們遍尋祖國的大江大河之後,才驚恐地發現,能夠用來給帝都提供乾淨飲用水源的河流竟然所剩無幾……

過了片刻,神遊太虛而返的趙興緩緩答道:“正因如此,今後敦煌新城的人口必須限制在五十萬之內。我們不僅僅要在這裡修建一座大漢的橋頭堡,還要在張掖、酒泉、居延、武威,乃至於今後的西域三十六國,甚至是極西之地,每一個地方都要修建可供百姓安居樂業的城池,只有這樣,才不會造成一座城市被人擠爆的情形發生。”

第六三四章主動投降也不行

就在趙太傅、趙大人忙著在敦煌城內進行他的“西部大開發”的時候,出於大漢正東位置的徐州戰場上,新上任的龍騎軍軍長李鐵柱差不多快要把張勳和紀靈等人的氣都要整斷了。

俗話說的好:快刀斬麻不覺疼,鈍刀割肉痛斷腸。被圍困在淮陵以西三十多里處的張勳一部,已經在這裡寸步難行地苦捱了整整三個月之久。到現在張勳也沒能看到前來營救的紀靈一面,他已經傷心絕望到了極點,甚至派出去主動向對面晉國大軍乞降的信使都有好幾個了。

然而,令張勳感到更加絕望的是,對面那邊新上來的主將李鐵柱,比原來圍困自己的張遼還他媽的不是東西。那小子居然說讓兄弟們再堅持一段時間再集體投降,若是實在沒有了糧草,龍騎軍可以友情提供一些。尼瑪,連主動投降都不被人答應,這日子還讓人咋過啊!

張勳以為自己十分苦逼,實際上他是不知道紀靈比他還要苦逼。按照袁術的指示,紀靈率領兩萬步兵前來接應逃亡的張勳,本以為可以趁機消滅膽大妄為的兩千飛虎軍,結果發現自己一腳踢到了鐵板之上。包圍張勳的哪裡是兩千飛虎軍那麼簡單,而是一萬五千龍騎兵,外加五千飛虎軍。

紀靈跟晉國的部隊交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他的記憶中沒有哪一次不是以袁術這一方的部隊失敗而告終。有時候就算己方兵力佔優,但最後勝利的天秤依然倒向晉國那一方,更何況這次他要面對的是兩萬晉國部隊精銳中的精銳。

紀靈一見張遼和李鐵柱是故意用張勳殘部作為誘餌,專門等著自己率軍前去上鉤,便立即調頭準備跑路,可惜飛虎軍已經攔住了他們的去路。雖然攔路的飛虎軍當時只有兩千騎,可就這兩千騎兵便讓紀靈向西撤回揚州的夢想化為了泡影。

第199卷 第1592節:岔了輩分豈能幹 (12)

飛虎軍的戰術實在是太油滑多變了,他們將游擊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以區區兩千騎兵便讓紀靈產生了老虎吃天,無法下爪的感觸。紀靈只是稍微遲疑了一下,從後面攆上來的龍騎軍便徹底與他的兩萬步兵混在了一起,結果紀靈再也無法玩出什麼“金蟬脫殼”之內的逃跑招式。

幾次發起正面衝鋒,紀靈的部隊都被龍騎軍打得鼻青臉腫,就連他本人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