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雲一聲令下,正爆著鮮卑人菊花地上黨騎兵緩緩退了出來,給鮮卑人讓出了一條道路。

第一零七章飛騎追魂有子龍

留下一地屍體的鮮卑人惶惶地撤出了鎮子,沿著來時燒殺搶掠的道路,著急地撤退。闕居畢剎搞不懂為何漢人會放自己一馬,闕居顏科卻覺得對方那位年輕英俊的將領只不過想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當然,現如今扮演老鼠這個角色的已經換成了鮮卑人!

“師長,敵人撤退了!您快下來吧!”盾牆後面幾個士卒流著眼淚,哭喊著徐晃。

“殺啊!誰來送死……”徐晃還在忘我地揮舞著斧頭,根本聽不到下面士卒的呼喊。

“姐夫,姐姐讓我告訴你,你幫我們報仇啦!”衝出屋外的胡非亞大聲朝徐晃喊了一聲。

不得不說,胡非亞這一聲喊到點子上了。徐晃對敵人兇殘無比,可他心頭最柔軟的一處卻被胡莉亞牢牢佔據著,一聽到胡非亞熟悉的喊聲,聽到“姐姐”這個音節,徐晃有些恍惚的精神終於慢慢放鬆下來,停下了手中揮舞的大斧,抬頭看著被自己殺得堆成小山一般的鮮卑人屍體,搖搖晃晃地暈倒在了死人山上……

“啟稟師長,鮮卑人傷亡過半,現如今已經逃出二十里地!”一個哨探向滿臉冷峻之色的趙雲報告。

“郭常子,現在你我交換指揮,重騎營由你帶領,遊擊營由我帶領!你負責沿路收攏鮮卑驚馬,就近支援其他點燃烽火之城鎮。遊擊營,隨我追擊鮮卑人!”

“屬下領命!”

不多時,趙雲帶著五百遊擊騎兵沿著鮮卑人逃竄地方向追擊而去。

落荒而逃的鮮卑萬夫長帶著只剩一半的人馬正沒命地往北撤退,忽然看見前方一處開闊地上早等著另外一支騎兵,個個搭弓上箭,不等己方有所動作,對方就發動了攻勢!

這支兵馬卻是看到徐晃施放了三堆烽火,從更遠的西路趕來救援堤麴義所率第一營輕騎兵。

趙興現在手頭的騎兵滿打滿算不過兩千人,三千匹馬。基本上按照五百人一營來配置,其中重騎兵一個團實際上只有可憐地一個營,搞了點特殊,一人配備了雙馬,輕騎兵一個團兩個營,遊擊騎兵一個獨立營,都是單人單馬。

除夕夜裡,胡車兒領著重騎營現在正和張遼一起埋伏在鮮卑人北歸的道路上;郭常子率領遊擊獨立營剛剛配合趙雲與闕居畢剎進行了一場鏖戰;麴義這支輕騎兵也是剛剛配合方悅所率領的步兵營殺退鮮卑人的近千兵馬,從鄰縣急吼吼地趕過來了!

第33卷 第260節:樹雄城臥虎嘯天 (26)

大家可能有些忘記,前些日子召開軍事會議時,趙興身後站著的趙鋼懷裡抱著一副“兩頭高,中間凹”狀似倒拱橋的物事是嘛?當然是來自於後世的經典“高橋馬鞍”了!有馬鞍肯定有改良過的馬鐙!

趙興自穿越以來,玩“發明創造”又不是頭一回,當然知道馬鞍與馬鐙相互配合,對於剋制本來就以騎見長的鮮卑人有多重要。趙興本來的計劃裡還有馬蹄鐵這種可以極大延長馬匹使用壽命的“殺手鐧”,那要等到新式鍛鋼方法取得突破之後才準備統一裝釘,現在還躺在趙興的秘密檔案中呢。

說道這裡,我們還得溫習或者探討一番關於馬鞍和馬鐙的歷史。根據:在中國所發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如雷臺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而最早具備馬鐙的雕塑作品是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中的騎馬樂俑,因這批俑中有馬鐙者只是在馬身左側鞍下有一個三角型鐙具,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側則沒有,且騎者的腳也未踏於其中,所以被認為是馬鐙的雛形,只是用於上馬的器具;致於最早的實物雙馬鐙,則是遼寧北票十六時期北燕馮素弗墓的